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西部發展 > 黨建引領 > 正文

成都新津:黨建引領美麗東華蝶變 多元參與打造詩畫田園

——新津縣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推進鄉村振興的東華實踐

東華村位于成都市新津縣花源鎮,距成都市區20公里,幅員面積2.39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810戶,總人口1988人,為典型的散居型農業村。針對本村土地利用率不高、產業形態低端低質、勞動力外流等問題,村黨總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打造“集趣東華”產業興村品牌,塑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形態,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著力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農村高質量發展優勢,助推鄉村組織振興與社區發展治理同頻共振。東華村先后獲評省級“四好村”、省級“美麗鄉村”、市級“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市級“百佳示范社區”。

堅持把“生態宜居”作為重要抓手,推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傳統農村要發展,首先要把環境治理好”,東華村的干部們有這樣一個共識。如何解決傳統村組林盤中雜草叢生、庭院雜物堆放無序等問題,東華村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組織引導,治理變自理。黨總支牽頭召開院落會、壩壩會、議事會,廣泛動員村民每人每月繳納1元保潔費,讓群眾在環境治理中實現了“要我治理”到“我要自理”的思想轉變。針對自然林盤和散居院落,圍繞“四改”,建立完善“雙承諾”機制(政府承諾公共基礎設施配套,農戶承諾“改廚、改水、改廁、改圈” )。通過政府補貼、項目支持、農戶自籌,建成垃圾收集設施60個、旅游廁所12座、污水管網3公里,實現垃圾“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

示范帶動,荒地變綠地。每年組織開展“五星文明戶”評選,通過黨員和典型示范帶動,百余戶村民主動認購了200多株月季、三角梅等攀藤植物,栽在房前屋后美化環境。為改善閑置荒地面貌,村兩委將荒地規整形成塊狀微田園,由村民認領,黨員干部帶頭動員群眾清理雜物、建設小菜園、小花園和小游園,推動荒地變綠地。

長效管理,田園變公園。通過整田、護林、理水、植綠, 推動村莊景觀化。整理農田2700余畝,塑造曇花弄坊、麥奇花園農場等旅游景觀;打造大魚海棠、尋芳花源等鄉村文化場景;改造鄉村道路、觀光棧道和東華綠道等3800余米,新增綠植花卉7000余株,形成旅游慢行系統;打造東華驛站,配套了廉情茶社、青樸書院、青年創新創業服務站等服務設施,打造網紅打卡地。

堅持把“富民增收”作為首要目標,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建設高品質幸福東華,產業發展是關鍵。如何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東華村探索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之路,利用生態資源,推動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騰籠換鳥,農業煥發新生命。針對傳統種植業經濟效益差、帶動增收弱等問題,東華村大力引進四川現代農人種苗科技、四川陶然農業科技等龍頭企業平臺,承接了天府農博園部分功能,推動農業創新和特色農產品發展,實現了產業升級。通過土地分紅、用工推薦、專業培訓等方式,多渠道解決村民就業、增加村民收入。2018年,東華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652元,年均增長約11%,平均畝產值由約6000元增長至約2萬元。

全域旅游,農村搖身變景區。堅持以公園城市的理念創新發展綠色精品農業,推動農業向集中化、股份化、景觀化方向發展,提升農業附加值和綜合產出效益。將700畝土地流轉給園林種植企業,大量種植櫻花、紫薇等植物,發動群眾認領“可食地景”、參與“東華集市”、開辦“院落商鋪”、經營“共享廚房”,形成了業態多元的鄉村旅游圈,吸引近郊游客8萬人次。

創新引領,青年返鄉忙創業。通過組織引領,黨員帶頭,探索“新村民+老村民”共同發展之路。向丹丹是東華村大學生志愿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她牽頭眾籌資金,承包土地88畝,創辦了麥奇花園農場,規劃了多肉大棚、家庭農場、親子樂園、盆景花卉展區、集裝箱民宿等區域,帶領著本鎮10余名80、90后開啟創業之旅,吸納本村30余名群眾就業。

堅持把“和諧幸福”作為不懈追求,引領鄉風向善向美

鄉風文明是每個村落獨有的名片,東華村堅持以文化人,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抓好家風建設,增強村民文化自信,讓天府文化植根鄉村。

挖掘文脈,留住鄉愁。聯合成都藝術職業大學、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等“黨建合伙人”,以李潮壩、李染坊等歷史文化為基底,厚植東華文化,圍繞東華村人、文、地、產、景的整體面貌,創作54幅水墨墻,增強群眾、游客對東華歷史淵源的認知,營造濃厚文化氛圍。

突出孝親,弘揚家風。依托村級廣場,設立“孝親長廊”,展示了新24孝文化、現代家風家訓等內容;以日間照料中心為載體,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服務;評選 “最美家庭”,大力宣傳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潛移默化傳播孝親文化,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

策劃活動,引領風尚。以“梨花風起·尋芳花源”為主題,將節慶文化與文創、旅游、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精心籌劃舉辦了“鄉村九大碗”千人群宴、東華論箭、草坪音樂節、“春風十里·漢服游園”等系列活動,豐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搭建道德大講堂、東華夜校等培訓載體,開展鄉村文化、垃圾分類、花藝制作等培訓,促進城市文明和農耕文化交匯融合,提升村民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成都新津   黨建   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