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獨家連線 > 正文

網絡民粹主義折射的社會心態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民眾有效實現了自我賦權,社會話語權由以往的精英階層逐漸下放給普通民眾,使得人們有了自我發聲的機會。民粹主義也因此在網絡空間中愈發膨脹甚至泛濫,并加速了與其他社會思潮的交鋒對峙,增加了網絡輿論中的不穩定因素,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泛政治化傾向愈發明顯、同其他思潮形成合流、線上線下形成聯動,是當前網絡民粹主義的顯著特征

新興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提升傳播效率的同時,也變革和重構了傳播格局,使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生態更加復雜多變。受其影響,網絡民粹主義呈現出新的特征。

泛政治化傾向愈發明顯。從近年的發展趨勢來看,網絡民粹主義已經逐漸超出了普通的意見表達范疇,開始不斷向政治化方向演進,依托其所聚集的強大社會力量,網絡民粹主義正試圖影響和干預政治進程,這一點在國內外都表現得較為突出。例如2018年底出現的法國“黃背心”運動,起因只是因為油價上漲引發民眾不滿而上街游行抗議,但是在后續發酵過程中,運動的性質不斷變化,從最初的經濟訴求逐漸上升到政治層面,運動的矛頭也直指政治領域,使得運動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加之各黨派希望借此時機謀取利益,導致運動成為各種力量進行政治斗爭的工具。針對國內個別明星的逃稅行為,網絡中部分輿論聲音從最初對個人的不滿逐漸轉變成對我國稅收和法治制度的攻擊,借助刺激一些網民不滿于社會不公這一敏感神經,國家的體制機制便成為了攻擊對象,產生了不良社會影響。

同其他思潮形成合流。由于具有較強的平民性,網絡民粹主義議題往往能夠引發普通民眾的關注和討論,但也經常因缺乏理性思考導致網絡民粹主義向極端化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網絡民粹主義極易同其他社會思潮形成合流,持續形成并渲染高昂的社會情緒,呈現出主張解構現有社會秩序但又不能提出建設性意見的現象。這種合流現象具有較強的情緒化傾向,容易導致社會輿論向極端化方向發展。例如2018年,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不顧破壞全球經濟發展秩序,逆全球化而行。在此過程中,網絡民粹主義借機大行其道,一味刺激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大肆宣揚中美對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但也容易誤導社會輿論,甚至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線上線下形成聯動。借助新興互聯網信息技術,網絡民粹主義的影響范圍更加廣泛,與此同時,由于具有龐大的受眾基數,網絡民粹主義正呈現出越來越強的社會動員力,針對某一社會事件的討論往往能夠迅速引爆輿論,將事件影響無限放大。尤其是受到其他思潮的刺激和影響時,網絡民粹主義就愈發表現出強大的街頭行動力,線上輿論向線下行動轉化的趨勢明顯,繼而線上線下形成聯動,其影響也更加深刻。如2018年P2P平臺發生多起“爆雷”事件,使違規違法融資放貸等行為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一些利益受損的民眾紛紛在網絡中描述自身“血本無歸”的經歷,拋卻投資風險意識弱等自身因素,一味主張政府應該為此負責,從而掀起讓政府買單的激烈討論。與此同時,一些涉事民眾開始聚集在各級政府辦公區域進行抗議,針對處于立案調查階段的融資事件,對外宣稱政府不作為,丑化政府形象。線上線下聯合行動的意志明確、步調統一,極易蠱惑不明真相的群眾參與其中,其影響不可小覷。

網絡民粹主義折射出自我矮化、道德正義高于程序正義、網絡旁觀攪局的社會心態

自我矮化突出階層對立。從當前網絡民粹主義的發展態勢來看,其對社會精英階層的敵視態度有增無減,加上新媒體傳播工具的助力,網絡民粹主義的生存空間不斷得到拓展,其背后折射出的以自我矮化凸顯階層對立的社會心態愈發明顯。在具體的社會事件發生后,網絡民粹主義往往會將注意力聚焦在當事人或假想對象的社會身份上,這種身份以官、富、警等最為常見。在線上討論的過程中,網絡民粹主義將這種身份加以突出,并冠之以“恃強凌弱”的標簽,無視社會公平正義等主體特征,同時將自身或所代表的平民身份進行矮化,將草根與精英階層置于高度對立的地位,極易將社會輿論引向盲目反精英的方向。

道德正義高于程序正義。在網絡民粹主義價值體系中,道德至上是最為典型的評判標準之一,且有時這種人人平等的思想觀念已經超出了正常范圍而呈現出一種極端化傾向:人人平等演變成草根平等、精英買單的倒退式平等,道德正義開始凌駕于法律正義或程序正義之上。如面對自然災害造成的巨大人員、財產等損失,網絡民粹主義往往會緊盯明星、企業家等富人群體的捐款數額,當這些富人群體的捐助表現不能令其滿意時,則會大肆對其進行抨擊甚至詆毀,罔顧他人可以自由支配自身財產等權利,同時也忽視其自身除了網絡討伐而毫無實際捐助行動的事實。當涉及司法案件時,網絡民粹主義進行道德審判的事例不一而足。網絡民粹主義所宣揚的道德至上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會對我國的法治建設造成阻礙。

網絡旁觀攪局意圖明顯。借助高度發達的互聯網,網絡民粹主義正意圖滲透至經濟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并對其施加影響。網絡民粹主義之所以能如此有市場,與網民的旁觀者心態不無關系。如2018年山東平度發生的“老兵維權”聚集事件,事后經查是個別人打著“退役軍人”的旗號進行非法聚集活動,危害了社會公共秩序。在該事件的網絡輿論發酵過程中,網絡民粹主義借伸張社會公平正義對其進行大肆宣揚炒作。一些人甚至尚不清楚事件原委,就盲目加入到了網絡聲討大軍中,這同部分事件組織者的心態相似,只是前者在線上,后者在線下,后者試圖從中獲利,而前者則只是趁機進行情緒宣泄,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意圖攪局社會輿論。在此情況下,網絡民粹主義沒有明確的利益訴求,只是習慣性地將其模式化的話語體系和框架嫁接到各種社會事件中,從而提升自我存在感。

網絡民粹主義激化并放大社會矛盾、沖擊主流意識形態、擾亂改革發展大局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升級為網絡民粹主義的崛起提供了技術和空間支持,使得網絡民粹主義的影響范圍持續擴大,為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命題。認清網絡民粹主義的社會影響,有助于找準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的優化路徑,從而有效應對網絡民粹主義帶來的不良影響,保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激化并放大社會矛盾。網絡民粹主義強調平民化、草根化,對普通民眾具有較強的號召力,致使其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并且表現出一定的“群氓”特征,這種群體無意識行為容易造成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放大。在輿情事件發生之后,網絡民粹主義以其固定的話語邏輯和框架進行議題設置和引導,通過制造輿論黑洞、阻斷社會共識、強化群體對立等方式將社會輿論引向白熱化,其對社會體制機制持激進的解構態度,但是又不愿或不能提出有效的建構路徑,結果往往只是將社會矛盾放大后擱置,且等類似事件再發生時,再以同樣的方式進行輿論操控和引導,最終只會使社會不滿情緒持續放大和累積,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

沖擊主流意識形態。隨著全球信息互聯互通程度的不斷提升,各種社會思潮在網絡空間中自由呈現、辯論交鋒,國外各種社會思潮也開始涌入國內網絡中。新媒體環境下,互聯網成為“觀點的自由市場”,然而,網絡民粹主義往往會和其他社會思潮合流而呈現出更加極端化、情緒化的傾向,“真理的自我修正”便難以實現。網絡民粹主義打著代表所有草根的旗號,渲染傳播不滿、憤懣、怨恨等負面情緒,以自身話語框架與主流意識形態對抗,使主流意識形態的生存空間被一再擠壓。

擾亂改革發展大局。當前時期,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網絡民粹主義及與其合流的其他社會思潮容易對主流意識形態產生沖擊,不利于社會輿論穩定。將改革發展繼續向縱深推進,需要健康穩定的輿論支撐。從以往經驗來看,網絡民粹主義干擾經濟、文化、司法甚至國家政治進程的嘗試從未間斷,且在新媒體環境下大有升級之勢。由于網絡民粹主義針對特定事件引發的輿論紛爭往往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也可能對國家改革發展進程造成阻礙。

多管齊下推進網絡民粹主義治理,營造向上向好的輿論氛圍

面對網絡民粹主義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和風險,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應對之策,以消除其對主流意識形態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負面影響,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強有力的話語支撐和輿論保障。

加大正向內容輸出,拓展主流意識形態陣地。當前,我國網絡輿論形勢依舊復雜多變,以網絡民粹主義等為代表的社會思潮試圖消解主流意識形態,掌握網絡輿論話語權,主導社會輿論的發展走勢。網絡民粹主義的行動手法往往是從具體社會事件切入,以其特有的話語邏輯和框架對事件進行變相解讀,從而加入某些情緒化、刺激性成分,甚至不惜通過造謠來引發社會的普遍關注。對此,我們應通過加大正向內容供給對其予以回擊,要善于找準抓手,主動設置議題,或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針對民眾關心的問題答疑解惑,向社會輸出正能量,使主流意識形態陣地不斷得到拓展,影響范圍持續擴大,有效壓縮網絡民粹主義的生存空間,弱化或消除其對線上線下輿論場域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以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矩陣應對網絡民粹主義的表現予以及時回應,堅決批駁具有錯誤價值取向的網絡內容,消除網絡安全隱患,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強化網民政治參與,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民粹式輿論場的生成與發酵主要是民眾在互聯網中自發聚集討論特定話題而形成的,且話題參與者通常并非事件當事人或見證者,這樣的信息真實性本身就存疑。要推進網絡民粹主義治理,就有必要強化網民政治參與,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政府可開辟特定渠道,鼓勵民眾參政議政,讓民眾對政府的具體政策、措施、法規、行動等有所了解。針對特定社會輿情事件,政府在各階段均應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并在一定范圍內鼓勵民眾參與討論傳播。一方面,政府可通過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回應社會關切,避免謠言傳播;另一方面,可以讓民眾參與到政府主導的輿情事件發展過程中,從而有效提升公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強化自我身份認同,使其在面對輿情事件時能主動思考,不受網絡民粹主義情緒化、極端化傾向的影響。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當今在全國推進的縣級媒體融合建設契機,不斷提高“縣級媒體+政務”、“縣級媒體+服務”的能力,使主流思想的傳播入腦入心。

建立健全監管體系,推進網絡管理法治進程。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基于這一新的歷史方位,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和建設網絡強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推進網絡民粹主義治理,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創新工作思路方法,統籌抓好重點難點,加快推進網絡管理法治化進程。一方面,要堅持“防御、控制與懲治”三位一體的立法架構,厘清、調整有關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等各項法律法規的關系,以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為目標,積極完善網絡意識形態立法機制和法規體系,為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依法依規加強全鏈條、全平臺、全生態監管,加強對網絡平臺的內容監管,研判預估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潛在傳播風險,謹防資本、技術與商業行為利用網絡民粹主義侵蝕主流意識形態。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導;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博士研究生郭海威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民粹主義   網絡   社會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