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環保 > 正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南實踐

【學思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一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在國務院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全力推動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政策落地,成效顯著。2018年,海南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8.4%,地表水水質優良率為94.4%,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1%;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3349元和13989元,分別增長8.2%和8.4%,維護了海南“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的美譽,海南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1.以生態紅線為底線,保護好“綠水青山”國土空間

生態保護紅線的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目的是建立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綠水青山”是生態環保的重要陣地和空間,也是“金山銀山”的物化形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擁有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如何保護和開發這些生態資源,是海南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科學劃定生態紅線。海南生態保護紅線,既要符合國家“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的總體要求,又要滿足海南省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和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需要,是海南省總體規劃的剛性約束。海南根據全省生態資源特征和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劃定了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1535平方公里,占陸域面積33.5%,其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面積4400余平方公里,約占全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劃定近岸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8316.6平方公里,占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35.1%。在空間上基于山形水系框架,以中部山區的霸王嶺、五指山、鸚哥嶺、黎母山、吊羅山、尖峰嶺等主要山體為核心,以松濤、大廣壩、牛路嶺等重要湖庫為空間節點,以自然保護區廊道、主要河流和海岸帶為生態廊道,形成“一心多廊、山海相連、河湖相串”的基本生態保護紅線空間格局。這是海南生態環保空間的底線。

禁止觸碰生態紅線。根據《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將生態保護紅線區劃分為Ⅰ類生態保護紅線區和Ⅱ類生態保護紅線區。Ⅰ類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禁止各類開發建設活動;Ⅱ類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禁止工業、礦產資源開發、商品房建設、規?;B殖及其他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對開發亂建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為了守住生態紅線,各市縣紛紛創新舉措。如昌江縣在通往棋子灣靠海岸線一側,每間隔1000米左右立一個刻有“生態紅線”字樣的白色界碑;??谑性谑袇^劃定濕地生態保護紅線,陵水縣在省級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又劃定了縣級紅線。全省對破壞生態行為“零容忍”,實行頂格處罰。受生態保護要求和房地產調控等影響,海南有3.1萬畝存量商品住宅用地不能繼續用于住宅開發,將轉型用于符合自貿區(港)發展定位的產業。

貫徹落實生態紅線。根據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提出的新要求,海南省全面落實省委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30條措施;有序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編制了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和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深化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重點開展違法用地、違法建筑治理;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完成29個城市黑臭水體消除任務,??诿郎岷?、鴨尾溪、大同溝治理進入生態環境部光榮榜;全面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全域創建衛生城市;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取得突破,建成面積82萬平方米;持續開展綠化造林,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1%以上;全省濕地保護修復進展順利,??谑袠s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8.4%,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等。

通過這些舉措,優化了海南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理順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改善和提高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海南生態安全格局態勢良好,發展空間更加優化。

2.以綠色產業為抓手,打造“金山銀山”發展平臺

打造綠色產業是“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必由之路。海南省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聚焦培育綠色生態產業新引擎,加快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把生態優勢加快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綠色發展導向,促使生態農業產品增值。海南農業在全國獨具特色和優勢,發展潛力巨大,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海南推動優勢農業資源轉化為產品品質優勢,并通過品牌平臺固化推廣,實現了單位產品的價格和銷量提升,在環境友好和社區參與的情況下兌現了價值,特別是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國內最大的天然橡膠上市公司海膠集團實現轉虧盈利;東方花卉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海南辣椒附加值不斷提升,經過品牌化的海南農業產品正逐漸成為生態、綠色、健康的代名詞。在2018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交易會期間,文昌市的龍泉文昌雞養殖基地及龍泉共享農莊,瓊海市的“美麗鄉村”沙美村、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等海南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及海南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成為海內外嘉賓爭相參觀考察的熱點。

用好綠色發展指揮棒,促使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盡管海南省屬于工業欠發達省份,但依然存在污染比較嚴重的工業企業。2017年,在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海南期間,多家工業企業收到結構性污染轉辦件。工業污染直接威脅著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為解決這一問題,促進工業與環境協調發展,海南省委省政府制定并頒發了《海南省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了促進產業綠色發展、實施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經過整治,一年多來,海南全省新型工業效益提升,醫藥、低碳制造業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30家世界500強企業、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一批國際知名旅行社、教育機構等紛紛落戶海南。

瞄準國際標準,發展符合海南實際的現代服務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服務業是產業發展的趨勢,符合海南發展實際,海南在這方面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018年,海南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17年的21.6∶22.3∶56.1調整為20.7∶22.7∶56.6,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主動轉型調整經濟結構,實施全域限購等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有效防止炒房炒地和房價大起大落。海南旅游業發展在2018年實現進一步提質增效,全年接待游客總人數7627.4萬人次,同比增長11.8%;旅游總收入950.2億元,同比增長14.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健康產業在海南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健康產業既是海南重點發展的產業,也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2018年,海南形成了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試驗區為龍頭的健康產業發展格局。為了更好地發展健康產業,2018年海南省先后出臺了《海南省健康醫療旅游實施方案》和《海南省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等文件,對海南健康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具體規劃。

3.以制度保障為根本,構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長效機制

實踐證明,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與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既需要久久為功,更需要制度保障、統籌協調,構建長效機制。2018年以來,海南省根據新的要求完善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制度機制。

一是編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必須要有一個總體規劃。為此,海南省提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作為海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南。“多規合一”改革取得新成效,海南全省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建立,16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已批復實施,基本完成《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等。

二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海南在省級黨政機構改革中建立了自然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規劃體制、生態環境的全面監控體制。積極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強化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規范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林長制;設立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為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奠定了基礎。取消了12個市縣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實行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需要說明的是,取消生態敏感區市縣地區生產總值考核,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追求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生態保護考核。

三是初步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橫向補償制度。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實施方案(試行)》,明確2018—2019年,在赤田水庫和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跨市縣河流交界斷面上下游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2020年,在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及以上跨市縣的河流和重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基本建立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通過建立交界斷面上下游市縣水量補償制度,實行“誰獲益,誰補償”,促進水資源節約保護。

四是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加快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深化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重點開展違法用地、違法建筑治理;推進“綠盾”專項行動,整理建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整改銷號臺賬清單問題309個,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整改196個;嚴把環境準入關,對不符合規劃、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污染防治措施不可行以及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項目不予審批;加大環保執法力度,2018年立案1172宗,處罰金額1.84億元,同比增長76%;制定出臺《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實施方案》和《海南省推行綠色殯葬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年)》等,以“長牙”的制度機制捍衛海南“綠水青山”,在全社會形成了濃郁的環保氛圍。

(作者:王增智、王習明、王明初,均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