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專題 > 正文

關于民營企業家權益保障的法律探析

核心提示: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為民營企業家權益保護營造良好輿論環境,2019年1月23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論壇雜志社主辦,人民論壇網、人民智庫、國家治理周刊承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2019國家治理高峰論壇企業家權益保護峰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成功舉行。

IMG_4481

中國人民大學亞太法學研究院副院長周漪青發表主題演講

周漪青  中國人民大學亞太法學研究院副院長

在談保護企業家權益的時候,繞不開三個關鍵詞:“民營企業、市場經濟、私有財產保護”。今天我從這三個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法律地位來談幾點。

切實提高全黨全社會對民營企業地位作用的認識

對民營企業地位作用的認識是個逐步提高的過程。“民營企業”一詞在本文中是指包括一切非公有制企業的總稱。民營企業在憲法中首次出現在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把個體經濟補充論的認識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國家通過行政管理來指導,幫助和監督個體經濟。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規定了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1999年憲法修改第十一條: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2004年憲法修改第十一條第二款:“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

必須堅決擯棄“民營經濟離場論”“消滅私有制”等論調,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經濟離場論”“消滅私有制”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果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巨大貢獻,擴大就業民營經濟更是功不可沒,其貢獻率在80%以上。凡是民營經濟發展得好的省份,如浙江、廣東等經濟繁榮總量就大。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還要在制度上、法律上予以民營經濟更完善更堅決的保護。從上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于“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的幾次修改可以看出私營企業的地位不斷得到提升,但民營企業獲得事實上的公平競爭的市場地位仍需“爬坡過坎”。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要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給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要保障民營企業,首先要在法理上賦予它和國有企業的平等地位。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法律保護,那么民營企業的春天也就真的來了。

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精髓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國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1993年憲法修正案首次將市場經濟寫入憲法;1999年第三次修憲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被定為國家的根本任務之一。只有確保中國真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才能保障民營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毫不動搖。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競爭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征。中外的大量經濟實踐證明了市場經濟是有效的集約、節約的資源配置方式,服務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類有剩余產品后就產生了交換活動,就形成了初步意義上的市場。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實踐證明,市場繁榮了,經濟就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就提高了。

在憲法上要更加嚴格保護私有財產

“有恒產者有恒心”,唯有私營企業家的資產得到法律保障,才能讓私營企業家安心地創業發展。私有產權是一種自然的社會財富分配的實現方式,是天然存在的。只要社會出現分工就必然出現交易。而交易達成的基礎是交易產品或服務的私有,沒有私有產權就沒有產品或服務的處置權。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也明確指出:“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穩定預期,弘揚企業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

公私財產保護必須同等。改革開放40年,民營企業家積累了大量財產,這些資產同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為了保護企業家權益,應該賦予私有財產和公共財產同等法律地位,同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都強調指出:“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我們要深入領會其精神實質,在相應立法工作上取得突破,更有效地保護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