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本報北京1月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記者今天從北京市教委獲悉,近日,京津冀教育部門在雄安新區召開了教育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會議正式發布了《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在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方面,將優化高等教育協同育人體系,深化京津冀高校聯盟建設,在聯盟平臺上探索培養方案互通,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學生交流和短期訪學。提升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水平,建設若干開放共享的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實習實踐基地和實訓基地。
據了解,除了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外,《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還包括優化提升教育功能布局、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加快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創新教育協同發展體制機制等幾個方面。
在優化提升教育功能布局方面,將進一步優化提升首都教育功能。高水平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資源,將支持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5所,實現全區高標準建設的高中達到10所左右,同時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北三縣地區延伸布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北京市將采取“交鑰匙”工程方式,建設1所幼兒園、1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含初中、高中),通過派出優秀管理團隊、教師互派、課程共享等形式幫扶建設4所學校(幼兒園),提高學校整體教育質量。天津市將推動提升雄安新區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水平,推進國家大學創新園區規劃建設。
在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方面,該計劃特別提出,將促進區域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繼續推動京津優質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省學校開展跨省域合作辦學;支持有條件的在京部委屬高校到津冀建設附中、附小、附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