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必修課。我們必須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足真功夫,學以鑄魂、學以提能、學以致用,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夯實真學這個基礎,做到篤學不倦
真學是基礎,是前提,是頭道工序。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不能淺嘗輒止、一知半解,要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常學、真學、深學、精學,不斷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
以真學筑牢政治上的忠誠。講政治是對黨員第一位的要求,是我們必備的政治品質和政治能力。黨的十九大明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經濟思想是這一指導思想的重要篇章,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首要的就是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確保與黨中央在經濟工作的思路上始終同頻共振、行動上始終同步合拍,增強貫徹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堅定性、主動性。
以真學確保方向上的正確。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理論清醒才能方向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開創并堅持發展起來的,不是靠外來的所謂“靈丹妙藥”。西方經濟理論解決不了中國問題,照搬照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理論也行不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之問,是具有原創性、革命性、時代性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光輝典范。有了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引,我們就能更加堅定“走自己的路”的發展自信。我們必須倍加珍惜這一理論財富,潛心學好這一科學理論,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以真學鞏固實踐上的徹底。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的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直面問題、直指實踐,是實踐的理論、徹底的理論。“七個堅持”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根本立場、政治保障、制度基礎、主題主線、發展理念、發展路徑、內外關系和工作方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深刻回答,科學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充分彰顯了科學理論的實踐偉力。我們必須堅持老老實實學習、扎扎實實踐行,不斷推進這一科學理論結出實踐碩果。
二、把握真懂這個關鍵,做到學深悟透
真懂,不僅是懂字面、懂文義,更要懂根本、懂精髓。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關鍵要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充滿魅力,最突出的是蘊含其中的經世濟民情懷。這種情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從提出新發展理念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這種情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民族復興的勇毅擔當。面對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和多重風險挑戰,習近平總書記以興黨強國的歷史擔當、縱覽風云的時代眼光、銳意創新的理論勇氣,對我國經濟建設作出深邃思考,形成了系統完備的經濟思想體系,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大胸懷、大境界、大擔當。我們要在深入學習領悟中,厚植愛民為民情懷,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滿懷激情地干事創業。
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科學思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體現了極強的科學思維,我們必須不斷從中領悟、培養和提高思維能力。深刻領悟戰略思維,善于觀大勢、謀大事,從政治高度判斷形勢,以全局視野謀劃發展,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深刻領悟創新思維,善于突破思維定勢、超越常規局限,以改革創新的辦法攻堅克難;深刻領悟法治思維,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推進工作;深刻領悟辯證思維,在把握穩與進、供給與需求、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發展與生態等重大平衡中推動發展;深刻領悟底線思維,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結果,做到處變不驚、應對自如。我們要在深刻領悟這一思想的科學思維的同時,以思維層次的提升引領工作本領的提升,更好地擔負起經濟發展重任。
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工作方法。經濟工作經常會遇到兩難甚至多難問題,我們要勝任工作,能力“工具箱”里必須有足夠“工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既有鮮明的理論觀點,又有豐富的方法論指導;既講是什么、怎么看,又講怎么辦、怎么干;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比如,強調問題導向,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強調改革發力,推出許多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重大改革;強調創新發展,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強調科學統籌,要求“十個指頭彈鋼琴”;等等。這些科學方法論,極具現實性、針對性、指導性。我們要真正學懂弄通、熟練掌握運用,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
三、抓住真信這個核心,做到內化于心
學而不懂不是真學,懂而不信不是真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必須自覺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把思想的力量變成內心的強大正能量,始終保持理想和信念的堅定。
更加堅定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信賴。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盡管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內強基礎、外拓空間,抓實“六穩”,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實踐證明,堅定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中國經濟巨輪就能長風破浪、行穩致遠。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踐行“兩個維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統攬經濟工作全局,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貫徹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重大責任,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改革開放40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中,我們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果把這40年的發展,放到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放到近500年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放到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奮斗史中,放到我們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歷程中,放到新中國成立以來近70年的歷史中,放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進程中去看,我們就更能體會到開辟出這條道路所具有的深遠歷史意義、時代意義、世界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成功、越走越自信。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舉得更高。
更加堅定譜寫新時代湖北發展新篇章的信心。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為湖北發展定向導航,指明了“四個著力”“四個切實”的發展路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湖北篇”,是為湖北發展量身定制的總綱領、總遵循。近年來,我們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走,湖北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與全國一道挺進新時代。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我們更要用心領會、用情感悟、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重要要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確保向黨中央、向習近平總書記交出優異的發展答卷。
四、堅持真用這個根本,做到知行合一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學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實是根本。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要注重把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緊密結合起來,自覺以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在應對穩中有變上積極作為。有效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制勝法寶。黨中央按照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部署“六穩”工作,給出了應對穩中有變的系統方案。當前,湖北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育新;湖北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持續增長的基礎和條件沒有變,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變。我們要堅持以穩應變、以進促穩,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將抓當前與謀長遠相結合,全力以赴穩增長、保目標,著眼長遠打基礎、攢后勁,做好持久應對復雜環境的充足準備,科學布局發展,確保經濟行穩致遠。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一以貫之的要求。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取決于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踐行力。近年來,湖北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謀劃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比如,出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25條、優化營商環境25條、實施長江經濟帶“雙十”工程、推進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等。這些都是事關湖北發展全局的關鍵舉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湖北實踐。我們要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把“金鑰匙”,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積極作為。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抽象的、玄奧的概念,要落實到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情上。現階段,湖北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比如,脫貧攻堅、環境整治、子女教育、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群眾還有很多不舒心不滿意的地方。我們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相統一,堅持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相統一,堅持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相統一,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民生工作,把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檢驗學習成效的根本標準。
(作者: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 王曉東)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