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政治篇 > 正文

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多部報告

上千件法規接受人大審查

本報記者王比學

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報告2018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他說,一年來,制定機關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備案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1238件。

有件必備,全年備案法規1238件

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監督法的規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司法解釋,應當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報告顯示,在1238件備案法規中,行政法規40件,省級地方性法規640件,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483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33件,經濟特區法規24件,司法解釋18件,基本實現了有件必備。

沈春耀介紹,政府規章是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的重要表現形式,依法加強對政府規章的備案審查,是地方人大開展備案審查工作的重要內容。今年2月,法工委向4個直轄市和經濟特區市人大常委會發函,要求發揮先行先試作用,督促梳理全部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并探索形成切實可行的備案工作機制。目前,4個直轄市和4個經濟特區市共梳理出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1235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沈春耀透露,擬從明年開始,逐步推動將地方政府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地方“兩院”制定的有關規范性文件全部納入人大備案審查范圍,以備案全覆蓋帶動審查全覆蓋。

有備必審,清理生態環境法規1029件

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綜合運用依職權審查、依申請審查、專項審查等方式,依法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開展合憲性、合法性、適當性審查,組織開展專項清理工作,推動解決上下不一致、配套不及時、規定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以生態環保方面規范性文件為例,各地共清理生態環境法規1029件,已修改514件、廢止83件,還有432件已列入立法工作計劃,擬抓緊修改或者廢止;28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新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15件、修改13件。

沈春耀說,開展生態環保法規、規章、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是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精神,在2017年工作基礎上,擴大法規清理范圍,持續深入開展生態環保法規清理工作,并督促各地抓緊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工作。法工委向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發出《關于加強加快大氣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見》,督促抓緊制定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規。

會前,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主任梁鷹介紹,2017年6月,在黨中央通報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存在“立法放水”等突出問題后,法工委組織對涉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近50件地方性法規集中進行專項審查研究,并致函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各地抓緊對涉及生態環保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全面自查和清理,認真查找并糾正地方性法規中存在的故意放水、降低標準、管控不嚴等問題,確保地方性法規與黨中央精神相符合、與憲法法律相一致。

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對法規、司法解釋的審查建議,是立法法、監督法賦予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2018年,法工委共收到公民、組織提出的各類審查建議1229件,沒有收到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的審查要求。

有錯必糾,規范性文件存有五大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報送備案的法規、司法解釋進行審查,對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司法解釋有權予以撤銷、糾正。

從近年開展審查的情況來看,各類規范性文件主要存在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突破憲法、立法法的規定,以實踐需要、改革創新等為名,擅自擴大立法權限范圍,出臺明顯不在自身權限范圍內的法規規章;二是,突破上位法的規定,或改變立法原意,或增設新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或增加、減少、改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的條件、幅度、范圍、方式等,“加碼”“放水”等情況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直接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的方向相背離;三是,在沒有上位法依據的情況下,擅自調整部門權責,增加或不適當強化部門權力,減損公民、組織權利,增加公民、組織義務;四是,對那些與中央精神或與改革方向不一致,或在施行中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甚至重大爭議,或因現實情況與立法之初相比發生重大變化而不宜繼續施行等情形,未能從立法上適時作出調整和完善;五是,常態化清理機制有待建立健全,在上位法制定或修改后,往往未能通過全面清理、專項清理、定時清理等方式,及時開展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不同程度存在內容滯后、配套缺位、制度缺失等問題。

沈春耀表示,明年將加大對地方性法規主動審查工作力度,重點審查生態環保等領域法規,推動實現備案審查工作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

7139件代表建議全部辦結

本報記者倪弋

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向大會提出建議共7139件,目前已全部辦結并答復代表。這些建議緊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緊扣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反映人民群眾愿望和呼聲,代表通過視察、調研、座談、走訪等形式形成的建議有4402件,占建議總數的61.7%;代表通過提出建議方式積極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大會期間共有2546名代表提出建議。

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今年大會期間,代表們就打好三大攻堅戰提出建議709件,占建議總數的約10%。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將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加大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力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等6項共65件代表建議列為重點督辦建議。二是圍繞全面依法治國,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代表們提出加強憲法教育和實施以及制定修改法律、推進法治建設方面的建議300余件。三是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是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科教文衛體類和社會及公共事務類建議有2375件,占建議總數的33.3%。

近三年扶貧辦承辦代表建議710件

本報記者倪弋

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了國務院扶貧辦關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脫貧攻堅,黨的十八大以來,兩次進行專題詢問。全國人大代表持續關注,近3年,扶貧辦共承辦代表建議710件。這些建議對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扶貧辦在工作實踐中認真研究、吸收采納。

報告顯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交由扶貧辦辦理的代表建議252件,其中主辦75件,會同辦理156件,參閱21件。代表們圍繞40個方面,提出了500多條具體建議,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建議數量較去年增加40%,體現了代表對脫貧攻堅的高度關注;二是聚焦重點問題,扶貧資金監管、深度貧困、政策完善、內生動力、產業扶貧等是代表關注的熱點,占六成以上;三是2020年后扶貧工作、緩解相對貧困和城市貧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等問題,成為新的增長點,代表建議具有前瞻性。

圍繞深度貧困地區如何脫貧,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加大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力度”列為重點建議督辦,明確由扶貧辦牽頭負責。扶貧辦認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調研計劃,對主辦的6件建議逐一開展調研,會同相關部門認真研究辦理。

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報告揭示七大問題

本報記者王比學

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向常委會作關于檢查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在總結法律貫徹實施的總體情況時,沈躍躍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貫徹實施海洋環境保護法,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狀況整體改善,海底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

當前,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污染較為嚴重,海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報告揭示了以下七大問題——

入海排污口設置與管理問題突出。入海排污口設置不規范、監管不嚴等問題較為突出,入海排污口底數不清,入海排污口審批把關不嚴,事中事后監管不到位,達標排放率較低。

陸源污染防治力度不夠。入海河流污染負荷較重,城鎮農村污水直排問題突出,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滯后、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穩定、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嚴重等問題在沿海地區較為普遍。

海上污染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污染防治措施不足,船舶違法排放污染物追究不力,偷排超排現象較為普遍,海水養殖污染管控措施不到位。

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相對滯后。海洋生態保護優先原則落實不夠,海洋生態服務功能退化嚴重,海洋生態補償力度不夠,海洋生態損害賠償缺乏可量化標準。

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地方普遍反映,陸海污染治理標準統籌不夠,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一律按照排入江河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無法滿足海洋環境保護實際要求。

科技支撐有待加強。海洋生態系統管理、海洋生態恢復、污染物總量控制、海洋生態災害防治、海洋生態監測與評價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不夠。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完善。防治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條例等難以適應當前管理實際需要,各地普遍呼吁盡快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法。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6日 04 版)

標簽: 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