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闡述,指出了實現綠色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在“六個觀”上,即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科學自然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整體系統觀、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嚴密法治觀、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共贏全球觀。當今時代,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和潮流所向,如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參與到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中,成為各國綠色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
綠色發展通過進行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以改善生態來改善民生,做到生態與生計兼顧,“綠起來”與“富起來”相結合,是一種改善民生、普惠民生的發展方式。云南省緊緊抓住國家提升區域發展戰略的有利機遇,把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橋頭堡“兩強一堡”作為重大戰略目標。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云南省明確了要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新坐標、新定位,進而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城鎮,倡導綠色生活,打造綠色窗口,堅定走生態富民之路。
云南省普洱市建立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牢牢把握綠色發展這一時代主旋律,使綠色發展思路更清晰、路徑更明朗、重點更突出、措施更具體,實現 “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及綠色崛起。普洱市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宜居之城、健康養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三個定位,率先在全國建立并運行了綠色經濟考核體系,對綠水青山可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含量進行了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量化核算,為邊疆、民族、欠發達地區實現“綠色崛起、追趕跨越”進行了富有前瞻性且卓有成效的探索,日益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有力踐行者、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貢獻者、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積極維護者。
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事關黨和國家千秋基業,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區域和全球治理體系完善、長期穩定繁榮。10月18日,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聯合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等,在人民日報社成功主辦“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屆普洱(國際)生態文明暨第四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
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岳,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云南省主委、云南省政協副主席高峰,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社長張建星,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世界著名生態經濟學家小約翰·柯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核心專家金德拉·山地,以及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省市代表、行業協會代表、企業家代表、媒體記者等300余人與會。本次論壇圍繞“綠色經濟與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與健康生活”“一帶一路與生態命運共同體”等幾個議題,旨在以普洱的創新探索為典型樣本,共同思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在聯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理論意義。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