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讓人民陪審員參審權名至實歸

核心提示: 人民陪審員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是人民民主在司法領域的具體體現。為正確落實法律規定,保障人民群眾的司法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應細化選任規則,通過“擴大”與“精確”雙向實現陪審員參審廣泛性;圍繞庭審中心,不斷完善陪審員參審機制。

【摘要】人民陪審員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是人民民主在司法領域的具體體現。為正確落實法律規定,保障人民群眾的司法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應細化選任規則,通過“擴大”與“精確”雙向實現陪審員參審廣泛性;圍繞庭審中心,不斷完善陪審員參審機制。

【關鍵詞】人民陪審員  參審權  參審機制

【中圖分類號】D922.68    【文獻標識碼】A

2018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以下簡稱《陪審員法》),標志著富有中國特色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正式施行。當前如何貫徹落實《陪審員法》,盡快出臺配套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司法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陪審員的參審權名至實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選任陪審員尚存在一些困難,應進一步細化選任規則

《陪審員法》規定了隨機抽選為主、推薦申請為輔的人民陪審員選任方式。落實隨機選任制度,擴大人民陪審員參選來源,是人民陪審員制度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基礎。然而,當前實施起來尚存在一些困難,體現在:一是居民和選民數據不易準確獲取,司法行政部門、司法機關、公安機關和人大的數據尚未實現全面互聯互通。二是人戶分離現狀普遍存在,戶籍登記信息不能準確反映轄區內常住居民情況,造成無效信息較多。三是選民信息每五年才更新一次,存在一定滯后性。四是由于隨機抽選人員眾多,候選人素質參差不齊、難以保障。這直接導致陪審員的資格審查、培訓管理及庭前準備工作難度加大,司法成本相應增加。為此,有必要細化陪審員的選任規則,完善選任方式方法,在遴選陪審員工作中做到“擴大”與“精確”兼具,在擴大陪審員來源的基礎上精確掌握陪審員的參審范圍。

一方面,在確定陪審員候選人時應采取措施盡可能保障人員來源的廣泛性。一是廣而告知提升參與度。利用官網、微博、電話熱線平臺、新聞媒體廣泛宣傳人民陪審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最大限度爭取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增強改革的透明度,消除公眾疑慮,提振參與熱情。二是多方入手豐富信息渠道。根據《陪審員法》第五、六、七條規定的陪審員資格要求,以司法行政部門為主導建立各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選民信息、常住居民信息、刑事、執行案件信息等內容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通過資料審查、電話隨訪、面試審查、走訪調查等多種方式方法全方位開展資格審核。三是運用科技手段提高選任效率。建立數據采集、分類信息化系統,完善網絡服務、短信服務平臺,通過電子郵件、短信和郵寄送達等多種方式完成候選人的告知、登記、提示、公布工作。四是保證隨機環節的公正性。采取電腦搖號方式隨機生成陪審員名單,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見證隨機抽選過程,試點在部分案件中由當事人見證陪審員的抽選過程,確保選任工作公開透明。

另一方面,在確定個案合議庭組成時應精準掌握陪審員的參審案件范圍。案件有難易之分,保障陪審員的司法參與權并非要求每一件案件都由陪審員參審。不加選擇地讓陪審員參與大量的案件審理,陪審員從中獲得的司法體驗和民主教育十分有限,不僅造成司法資料浪費,也與該制度司法民主的價值本意相悖。充分彰顯陪審員大眾化的立法導向,重點是要在群眾普遍關注、具有社會影響力、需要考量社會生活常情、民眾普遍情感和一般價值判斷的案件中,通過陪審員參審實現裁判結果的妥當性與正當性。因此,應當準確掌握《陪審員法》第十五、十六、十七條確定的參審范圍,重點將陪審制度適用于以下案件:第一,能夠充分體現民主性,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案件,如媒體和民眾廣泛關注的案件;第二,對當事人人身權利有重大影響,如可能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一審刑事案件;第三,涉及風俗倫常,需要借助生活常識、常理、常情進行司法判斷的案件,如家事審判中部分案件;第四,具有宣示和教化作用的案件,如非法集資、涉毒品案件。

“陪而不審、審而不議”情況仍存在,應不斷完善陪審員參審機制

選任陪審員后,讓陪審員充分參與案件審理,正確履行裁判職責,是保證人民陪審制度貫徹落實的重要內容。當前,人民陪審員參審機制雖然已經取得了許多積極、重大的改革進步,但相較該制度的價值目標尚有一定差距。一是以往工作觀念尚未完全轉變,且在庭前準備、開庭、評議、文書制作等各環節,尚未形成統一的陪審員工作規范標準,“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尚存在。二是均衡參審尚有待落實,“工陪矛盾”仍較為突出。由于陪審員數量大幅提升,客觀上陪審員工作調離、外出代職、產假病假、工作繁忙等因素隨之增加,造成案件隨機抽選陪審員成功率相對不高,部分案件需要數輪抽選、多次溝通才能確定陪審員。此外,在一些案情復雜、審理時間較長、需要多次庭審的案件中,部分陪審員難以保證全程參審,造成合議庭不能固定。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陪審員參審機制。

第一,建立均衡參審機制。針對陪審員“工陪矛盾”,構建“隨機滾動”和“錯時參審”相結合的抽選機制,建立每名陪審員適宜參審的時間數據庫,提高抽選成功率。明確陪審員每年參與陪審的案件數量上限,平衡陪審員之間的參審均衡度,既要防止出現陪審“專業戶”又要防止出現“空掛戶”。建立陪審員專業背景分類庫,對涉及醫療、金融、房產、財會等專業性較強的案件實行大隨機滾動抽選與小隨機專業抽選雙渠道抽取,實現專業案件由專業的人民陪審員參審,提升專業事實認定水平。

第二,“一案一選”與短期“駐庭陪審”相結合。我國地域發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地域陪審員的人員數量、文化程度、公共經費來源等存在差異。這決定了在確定陪審員的參審方法上不宜“一刀切”。對于陪審員數量齊備、文化素養較高、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可以普通采取“一案一選”,拓寬陪審員對案件的參與度。而對于一些因交通不便、常住人口不穩定、經費不足等原因,陪審員數量難保證的邊遠地區、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區域,可試行采取短期“駐庭陪審”。一名或者幾名陪審員被隨機選中后,在限定陪審時間和案件數量上限的前提下,可以安排其集中一段時間完成其任期內的全部陪審工作,減輕任期內不確定的陪審任務帶來的時間分散負擔,既避免長期“駐庭審判”出現“編外法官”的情況,又避免因陪審員數量不足給法院造成工作困擾。

第三,建立實質參審機制。庭審前,審判長組織陪審員召開庭前會議,確保陪審員能夠庭前閱卷。同時審判長應在開庭前確定庭審提綱、明確爭議焦點,令陪審員全面了解案情,為庭審奠定基礎。對于案件涉及的法律規定、訴訟程序,審判長應向陪審員進行提示。在開庭時,審判長在主導發問的基礎上,應主動征詢陪審員發問需求、保障陪審員的發問時間,確保其對案件事實形成獨立判斷。在評議階段,應對陪審員充分發表意見給予時間和程序上的保障,確保合議規范化。在發言順序上,對于事實認定問題,先由陪審員發言,再由法官發言,避免陪審員在事實認定上受到干擾,充分發揮其了解社情民意的優勢;對于大合議庭之外的案件,在法律適用方面,則按先法官后陪審員的順序進行。存在意見分歧時,對事實問題的合議,實行一人一票,以多數原則形成裁判結果;對法律問題的合議,如果兩者意見發生重大分歧,則由審判長向人民陪審員進行充分解釋,并在合議筆錄中載明其意見。

(作者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生態法研究室主任;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副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劉崢、劉知行:《論人民陪審員制度中的參審案件范圍》,《法律適用》,2018年第9期。

②廖永安、蔣鳳鳴:《人民陪審制改革目標的反思與矯正——以A市兩試點法院為例》,《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

責編/肖晗題    美編/楊玲玲  史航(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謝帥]
標簽: 人民陪審員   權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