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綠色消費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消費理念,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要求,而要實現對綠色消費理念的有效踐行,就需要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加強政策立法工作,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倡導科學引領發展,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關鍵詞】綠色消費 科學發展 生態自然
【中圖分類號】F126.1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倡導綠色低碳的合理消費理念。綠色消費是在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普遍得到增強的大背景下被提出的。綠色消費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消費理念,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要求,被賦予了符合當前時代經濟發展的消費文化內涵、人文價值與自然意識。而要實現對綠色消費理念的有效踐行,就需要多措并舉,做好樹立民眾的綠色消費觀、加強相關政策立法等方面的工作。
綠色消費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于是人們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要求變得日益多元化、綠色化。綠色消費理念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提出的,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綠色消費又稱“可持續消費”,是一種既滿足人們生活生產需要,又滿足生態環境健康發展需要的消費方式,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一理念的有效實踐。
綠色消費理念不同于傳統消費理念,傳統消費理念是以“人戰勝自然”作為發展基礎,是對消費數量的單方面、片面化的追求,其本質上是建立在對自然資源的消耗與生態文明的破壞上,是犧牲長期利益追求短期享受的消費。而綠色消費是對傳統消費的升華,它反映出了我國社會經濟經過一定時期的積累,已從單純追求發展數量到追求發展質量,從單方面追求經濟效益到追求社會綜合效益,由此可見,綠色消費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綠色消費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理念的重大創新成果
綠色消費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的創新。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但在過去社會經濟發展中,我國卻沒有很好地傳承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理念,忽視了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生態環境的建設。而當前提出的綠色消費理念立足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以尊重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出發點,以提高人們消費質量、消費理念、消費水平作為具體實踐目標,其不但對中華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進行了繼承,而且也進行了創新,尤其是為現代消費新理念注入了人文、自然、生態、綠色等多元化的新內涵。
綠色消費是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創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立足于我國現代經濟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上提出的,其主要包含:一是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考慮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二是社會經濟發展既需要考慮當前利益,也要考慮長遠利益。綠色消費是從消費端出發,通過倡導綠色消費理念來促進我國經濟朝著綠色、低碳的環保節能方向發展,進而解決我國經濟所面臨的自然資源消耗嚴重這一問題,從而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綠色消費能夠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舉措,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創新與深化。
綠色消費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綠色消費對我國生產方式變革提出更高要求。我國長期以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在經濟生產中,粗放型的生產方式曾一直占主要地位,而這種生產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也造成了自然資源的較大浪費。綠色消費理念的提出將從消費環節倒逼生產方式發生改變:一方面將直接改變社會企業生產模式,促進我國生產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向著節能環保、生產集約的生產方式改變;另一方面將促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保護,通過更科學合理的規劃、理念先進的管理,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實現對綠水青山的保護。
綠色消費對我國社會和諧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綠色消費理念不僅強調人對物的消費,更加強調在消費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平衡。在傳統消費模式中,一直存在著自我中心主義或極端利己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注重利益性。而綠色消費不僅承認自我利益的實現,也強調消費模式的社會公益性,即在實現自我消費的同時也注重他人與后人的利益實現,可見,綠色消費重視所有個人的利益,把每一個消費者都視為社會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員。另外,綠色消費還強調了消費的適度性,倡導共享理念,即在考慮自我利益實現的同時,也在考慮他人與社會利益的實現。
踐行綠色消費需要多措并舉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色消費理念。這就必須要倡導消費者加強綠色產品的選擇,樹立文明消費、適度消費、簡約消費的思想意識,強化生態保護與資源節約意識,加強綠色消費理念的灌輸以及對綠色消費知識的普及。同時,還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媒介的宣傳方式,要充分運用社會新興的傳播媒介,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綠色消費理念的宣傳。
加強政策立法工作,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通過政策立法工作,建立社會綠色消費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并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一要加強綠色消費法律體系的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而我國現在關于綠色消費、生態保護的政策多是零散地存在于其他制度當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所以要有效踐行綠色消費,就必須要構建完整的、系統的、全面的生態保護與綠色消費制度體系;二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大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要發展綠色消費,就要建立政府物質激勵機制,通過加大對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的稅收激勵政策支持以及加大財政補貼制度的制定、實施力度,以有效降低綠色消費成本。三要加大對綠色消費制度的執行與監督力度。我國也出臺了一些鼓勵綠色消費的法律制度,例如2008年出臺的旨在減少白色污染的《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但從執行結果來看并不理想,很多場所仍在進行免費的一次性購物袋的提供。因此,我國應加大對綠色消費的執行與監督力度,要對于違反規定的商家加大懲罰力度。
倡導科學引領發展,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要加大科學技術在綠色消費中的應用,促進綠色消費市場體系的構建。一是從消費內容上看,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在生產方式上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與應用,建立起節能環保、綠色無污染的生產方式,并通過推進供給側改革,在產品供給上加大綠色產品的創新與供給,以不斷豐富可消費產品的種類,提高可消費產品的質量。二是從消費行為上看,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物聯網、云平臺等高新技術助力消費行為綠色化,建立起產品信息追溯機制,并加強產品生產、物流、品牌等信息的數字化建設,通過便民化服務、掃碼服務等創新技術運用使消費者可以方便查看消費產品的全面信息、鏈條信息,從而在消費行為上加大對綠色產品的支持。同時在消費過程中,還應注意減少對一次性產品的使用,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要以不對自然環境造成負擔作為消費的前提。三是從消費觀念上看,要創新消費理念,培養消費者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可以在社會日常生活中開展綠色節能行動,從而樹立起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理念,引領他們進行綠色消費實踐。
(作者分別為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時代生態生產力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8B8)和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項項目“馬克思主義科技理論在中國的發展與創新”(項目編號:MKSLL10)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江億、李強等:《我國綠色消費戰略研究》,《中國工程科學》,2015年第8期。
責編/張蕾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