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美國民主輸出戰略的發展與演變

核心提示: 美國長期以來憑借自身軍事、經濟和文化實力,并通過軍事、經濟和文化手段,把本國的政治觀念和政治制度強行推銷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從而實施其所謂的民主輸出。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一直在美國外交政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摘要】美國長期以來憑借自身軍事、經濟和文化實力,并通過軍事、經濟和文化手段,把本國的政治觀念和政治制度強行推銷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從而實施其所謂的民主輸出。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一直在美國外交政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關鍵詞】民主輸出  和平演變  霸權主義    【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

建國初期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強制輸出 

美國在建國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奉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盡量避免在其他國家承擔政治或軍事義務,從而確保美國的國家利益不受外來的拖累。當然,這一時期的孤立主義并不排斥美國與外部世界進行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19世紀末,美國進入了帝國主義時期,美國對外政策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為尋求外部原料產地、投資場所和商品市場,美國把目標指向了還未被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瓜分的西班牙。1898年,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等地,發動了對西班牙的戰爭。這場戰爭標志著美國放棄了孤立主義政策,開始向海外進行擴張。美國的對外擴張與民主輸出是密切相聯的。一開始,美國就把民主輸出作為其對外擴張的重要工具。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等地,美國運用戰爭開道征服它們,然后,建立起親美政權,再對這些國家的政治制度進行“美國式”改造,把“美國式”民主制度移植到這些國家。  

二戰結束后初期美國對日本和德國的民主輸出戰略:和平改造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實力大增,在事實上成為了世界上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此時的美國取得了全球霸主地位。這樣,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以及在二戰中取得的國際影響,打著肅清德國和日本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名義,對這兩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塑,把西方民主制度嫁接到這兩個國家。

二戰后,美國軍隊以“盟軍”的名義占領日本,在美國的主導下,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革”,從而把日本納入到了西方國家的軌道。改革首先在政治領域展開,日本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6個方面,即:改革天皇制、改革議會制、改革內閣制、改革中央集權制、改革司法制度和擴大民主權利。通過美國主導的“民主化改革”,日本從二戰前的軍國主義國家轉變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國家”。

西方盟國對德國西占區也同樣進行了“民主化改革”。其主要措施也體現在政治領域,實行“非納粹化”政策,消除法西斯主義殘余勢力;推動政黨政治建設,發揮德國地方自治傳統;加強對民眾進行民主自由思想的宣傳。在美英法占領當局的主導下,德國西占區以“德意志基本法”為基礎,重新建立了一整套“西方民主制度”。從這一時期美國的民主輸出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是期望通過實行西式民主,徹底消除德日兩國對西方國家乃至世界的威脅。  

冷戰時期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和平演變  

冷戰始于二戰后初期,終于1991年蘇聯解體,持續四十多年。冷戰時期,美國民主輸出的主要表現就是推行和平演變戰略。所謂和平演變戰略,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在經濟、科技、軍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超越遏制戰略”,主要通過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的滲透,也就是通過所謂和平手段,而不是戰爭手段,誘使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向西方民主制度演變,從而達到“不戰而勝”目的的一種戰略。

針對不同類型的國家,這一時期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的具體措施有所不同。對于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通過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的滲透,摧毀社會主義制度存在的思想基礎。在第三世界國家,則是大力宣揚西方自由民主觀念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優勢,并擴大在第三世界的勢力范圍。此外,美國還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民主輸出,如利用中央情報局在許多國家進行秘密活動、對抵觸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國家進行武力干涉等。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加大了對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和平演變的力度。而此時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所謂的“國際政治新思維”,更使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有機可趁,最終導致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冷戰結束后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多管齊下  

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國家安全問題基本無虞,從而能夠更加堅定地對外進行民主輸出。美國輸出民主戰略一直貫穿于二戰之后美國歷任總統的對外戰略之中,但是,在不同的總統執政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老布什政府時期(1988-1992年),老布什總統提出了“超越遏制戰略”,這一戰略具有非常典型的和平演變的色彩,但是,又不只限于和平演變的策略和手段。他支持戈爾巴喬夫進行新思維改革,并且派遣具有新自由主義思想的經濟學家為蘇聯改革出謀劃策,實際上,他的目的是要將蘇聯的經濟改革引向美國式自由主義的發展方向。蘇聯解體,美國的“超越遏制戰略”目標最終成功實現。此后,美國進一步向世界進行民主輸出,試圖構建世界新秩序,如美國援助拉丁美洲剛剛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國家,建立起拉丁美洲“民主化半球”。

克林頓政府時期(1993-2000年),美國的霸權地位更加穩固,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對外民主輸出。克林頓上臺伊始就提出,要把促進民主、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同時,他明確提出了“參與和擴展戰略”,其目的在于,加強介入與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力度,“擴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實現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這一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鞏固西歐、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已經實行市場制的民主國家等。

小布什政府時期(2001-2008年),美國全力反恐,并大力推動向其他國家進行民主輸出。小布什的民主輸出戰略帶有非常鮮明的個人色彩,即他提出了所謂“布什主義”,明確主張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使用“先發制人”政策,也就是對正在出現的威脅可以實施預防性的先發制人的打擊。小布什政府積極推動“顏色革命”,對目標國進行軍事威脅或直接發動戰爭,使這些國家發生政權更迭。在反恐的名義下,小布什政府還發動了兩場戰爭——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2003-2004年,布什還授權美國國防軍向海地和利比里亞發起戰爭干涉行動,以恢復當地的自由主義民主政治。

奧巴馬政府時期(2009-2016年),美國開始調整民主輸出政策。奧巴馬不再像小布什政府那樣一意孤行和鋒芒畢露,而是以一種比較親和的態度處理世界事務。他重視國際伙伴合作關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并注重與其他國家平等相處。奧巴馬強調,在民主輸出時,要注重利用“軟實力”,主張通過非暴力的方式推廣美國的自由民主理念和自由民主制度。

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此后,美國的民主輸出戰略開始改變方式。特朗普到處舉起貿易戰的大旗,實質上也存在改變其他國家政治制度的意涵。例如,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表面上看針對的是中美貿易逆差問題,而實際上矛頭卻指向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國有企業、產業政策等問題,無一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聯系在一起。所以,無論中國在貿易政策領域做出怎樣的讓步,美國都不會滿意。能夠讓美國滿意的,就是中國變成與美國相近的面孔。可見,美國向外推行美式民主觀念和民主制度的戰略并沒有改變。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教務處副處長)

【注: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項目編號:18YJA71006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曾卓:《冷戰后美國輸出民主戰略研究》,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責編/谷漩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胡秀文]
標簽: 美國   輸出   戰略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