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加速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也強調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破解城鄉發展不均衡、不協調、不充分問題,依然是我國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現實性命題。如何在國家統籌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強城鄉間的有機聯系,實現要素轉化、融合提升,不斷趨向城鄉發展一體化目標是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大途徑。多年來,小崗村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從僅靠農業單打獨斗到探索城鄉一體化,再到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面貌均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小崗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在中國改革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40年前,這里的18位農民摁下“紅手印”、搞起“大包干”,宛如“平地一聲驚雷”,沖破思想桎梏,打破束縛發展的陳舊體制,探索出責任明晰、簡單易行、科學有效的農業生產責任制,闖出了中國農村改革新路,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大幕。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小崗村視察,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并指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在這里重溫改革,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改革開放不停步,續寫新的篇章”,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四十年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以來,小崗村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銳意進取,扎實苦干,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

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不斷深化農村關鍵領域改革,創新驅動。小崗村在安徽省率先對集體土地進行了確權,鞏固了所有權;2012年,率先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2015年7月頒發了安徽省“第一證”,穩定了承包權;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用活了經營權;完成了小型水利“兩證一書”改革。實施了供銷社改革,村民成了“社員”;啟動了農村宅基地和農房確權頒證,為農民的財產權奠定了堅實基礎。實施了集體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進行了40年來首次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分紅,實現了從村民“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到“人人分紅”。從“大包干”的“紅手印”到確權頒證的“紅本本”,再到集體股份合作改革的“分紅利”,小崗村的改革實踐證明,“大改革大發展,小改革小發展,不改革難發展”。

從農民群眾最急需最期盼的事情入手,逐步提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水平。近年來,小崗村著眼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水電路氣房訊得到全面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村內村外路網完善。改造新建民居1002套,新增綠化近百萬平方米,建成大包干紀念館等一批重大設施,建成國家4A景區,學校、醫院、敬老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功能也日益完善,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小崗實踐進一步說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著手,一切發展為了人民,才能匯聚起支持和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堅持以激發內生動力為根本,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化城鄉統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調動億萬農民積極性。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投入、項目資金安排上,主動向包括小崗村在內的農村地區傾斜,助力補齊短板,為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創新政府支持方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通過折股量化等創新投入方式和改善發展條件來推動發展。

立足村情,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產促優,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小崗村完成了近一半農田的高標準治理,農作物良種覆蓋率100%,農機化綜合水平79%,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技和設施裝備水平顯著提升。耕地流轉率61.2%,適度規模經營推進了現代農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對農戶帶動明顯,和安徽科技學院、安徽農墾、黑龍江農墾合作成效顯著;二產做強,小崗農副產品加工園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齊頭并進,福建盼盼食品等大企業大項目陸續落地;三產做大,教育培訓、紅色旅游、鄉村休閑觀光旅游、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形成了以特色農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為核心、旅游業為重點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事實證明,只有實事求是,立足村情,才能找準科學發展的正確路徑。

小崗村城鄉融合發展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由于城鄉要素合理流動機制存在缺陷,雙向流動通道還未完全打通,要素交換還不平等,城鄉發展一體化還不平衡。小崗村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有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改革成就與小崗村歷史地位和知名度不匹配,發展成績與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要求有差距,進步水平與群眾期盼和各界關注有距離,尤其是在城鄉公共資源供給上差距較大,產權制度和產權交易市場不夠完善,環境衛生、內生動力等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這就更需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增加動能,解決問題,補齊短板,加快鄉村振興。

推進小崗村城鄉融合發展的對策

新時代實施城鄉融合,是促進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決農業發展結構性矛盾的必經之路,是最終改善農民生活、整體性提升生活質量、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平衡發展的重要標準。這需要統籌城鄉發展,完善城鄉要素合理流動和平等交換機制,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實踐城鄉融合戰略、推進鄉村加速振興。

擦亮小崗名片,改革創新添動能優勢。一是繼續深化“三權分置”改革,重點圍繞放活土地經營權,按照“三個相適應”原則,建立土地流轉前置審核、事中監管、退出等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小型水利設施承包經營權證抵押貸款改革試點,完善小崗產業基金管理辦法,健全財政和金融資本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探索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規模經營形式,大力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同時,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的有效實現形式。二是繼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清產核資基礎上,健全完善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經營管理模式,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建立現代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小崗村村級集體經濟。三是繼續深化“三變”改革,重點圍繞推進“資金變股金”,將小崗的品牌資源、旅游資源等折股量化,擴大改革覆蓋面;同時在賦予村民占用和收益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股份抵押、退出、轉讓、繼承等其他權能,讓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真正活起來。

突出提質導向,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重點做到“三個突出”:一是突出水利建設,夯實農業生產基礎。著力實施“四個水利”重點項目,推進小崗全域水利工程建設,開展小崗村全域高標準治理,全面改善小崗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力爭到2020年實現小崗村高標準農田全覆蓋。二是突出“四化”要求,落實質量興農戰略。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導向,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繼續深化與北大荒集團、安徽農墾集團、安徽科技學院的合作。推行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331”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和特色優質農業,推動實現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20年,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小崗產業園配套設施基本建成,園區承載能力顯著提升。此外,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重點招引產業鏈條長、產品價值高、輻射帶動面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率,力爭到2020年引進不少于5家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切實做好企業幫扶,推動盼盼食品、鳳寶糧油等落地項目加快建設、早日投產。三是突出旅游龍頭,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加快小崗5A級景區創建步伐,確保2019年底前完成小崗村核心區的綜合提升改造和5A創建基本框架,2020年底前完成小崗5A級景區創建。以大包干紀念館、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為載體,將紅色旅游特色融入到創意農業、觀光農業、優先農業之中,以此帶動一產、促進二產。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到2020年將小崗村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積極探索景區與群眾共享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把村民引入景區項目開發和產業發展中,真正實現景區發展、農戶受益。進一步增強品牌保護意識,引入專業團隊參與管理運營,深度挖掘小崗的品牌價值,擴展營銷渠道,顯著提高小崗村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大力發展“互聯網+大包干”新模式,推動小崗村電商產業大發展。同時,加快安徽小崗干部學院建設,確保2008年投入使用,依托小崗干部學院和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中心,大力發展培訓經濟,到2020年底前成功創建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基地。

集聚資源要素,打造幸福美麗新家園。重點做到“三個持續”:一是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石馬、嚴崗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友誼大道兩側生產生活便道建設。到2019年春節前實現自來水、天然氣、污水管網、水泥路等戶戶通。在此基礎上,重點推進村組內部道路硬化,加密公交班次,延長班車路線,創新建設管理和運營機制,不斷提升小崗村交通條件,到2020年實現外部大聯通、內部大循環,打造“四好農村路”的小崗樣板。二是持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加強與名校合作,進一步提升小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規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積極推進智慧醫療建設,使其率先覆蓋小崗,全面提升小崗村衛生院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小崗敬老院硬件建設和管理服務,提升養老保障水平。繼續堅持使用村集體收入為村民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三是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實現保潔常態化,探索垃圾分類管理。加大植樹造林建設力度,提高綠化率;推進小崗村綠化養護市場化。開展“三無”“四到位”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責任到人、包保到戶。持續改善小崗的村容村貌,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加強社會管理,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重點在發揮“三個作用”上下功夫:一是充分發揮自治的矛盾消解作用。進一步健全完善小崗村黨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打造“社區黨建、社區協商、社區營造”社區治理新模式,提高社區治理社會化、法制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農村治理格局;堅持“四議兩公開”,發揮黨員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作用,完善議事決策程序和制度,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大項目,堅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真正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理事,做到小崗的事情小崗人商量著辦。進一步發揮好老黨員、老干部義務調解委員會等作用,理順群眾情緒,妥善化解矛盾,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問題不擴大。二是充分發揮法治的定分止爭作用。繼續深化平安小崗建設,開展普法宣傳,加強法治教育,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引導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做到依法表達訴求、解決問題、維護權益。加大對農村侵財類案件打擊力度,深入開展“掃黑除惡”行動,有效維護小崗村和諧穩定。充分發揮村綜治調解中心作用,積極探索依法治村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與解決村民合理訴求相結合、與民主管理相結合的有效途徑。三是充分發揮德治的春風化雨作用。按照有標準、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小崗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小崗村農民文化樂園建設,確保2018年底前建成使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以文化人”和村規民約作用;堅持常態化開展“致富帶頭人、文明衛生戶、小崗好人、好媳婦、好婆婆、好兒女”等評選表彰,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村文明,弘揚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著力培育新的鄉賢文化,挖掘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規范,在小崗村積極營造品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新風尚,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充分發揮小崗弘浩書院和小崗村鄉村振興講習所作用,弘揚小崗精神,推動小崗鄉村振興。

【本文作者為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

責編:李 懿 / 楊 陽(見習)

責任編輯:賀勝蘭
標簽: 城鄉   振興   鄉村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