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國企 > 正文

“智慧油田”勁吹“西北”風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這是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描繪的西域輪臺秋景圖。他的筆下雪山巍峨、狂風肆虐、黃沙漫天。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本報記者趕赴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采訪。雖然這里并非岑參所描繪的唐代輪臺舊址,而是西域都護府時期的西漢輪臺遺址所在地,雖然季節也非深秋的農歷九月,而是季春的農歷三月,但是茫茫戈壁灘上依然狂風陣陣,太陽透過卷起的沙塵,散射著昏黃的光,讓人平添幾分寒意。

在采訪中,本報記者穿行于茫茫戈壁灘,深入油田工作一線,探訪了西北油田的完井測試管理中心、采油二廠四號聯合站、雅克拉采氣廠和中國石化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等機構,見證了新時期石油戰線勞動者的風采,深刻認識到,現代信息科技已經融合到中國石油工業的方方面面,從根本上改變了油氣資源的勘探、開采、加工和利用方式,推動傳統油田的智能化變革。“大漠邊關塞外風。”本報記者也深刻體會到,這里常年勁吹的除了自然界的風之外,還有廣大勞動者掀起的中國“智慧油田”建設“西北”風。

完成鉆井技術和井控技術智能化改造

雙手緊扶兩側橙色鐵欄桿,腳踏著鐵質的臺階拾級而上。抬頭看,只見油井架巍然高聳在正前方,它把我的目光直引向浩渺無垠的天空。越往上攀登,就感到風愈大,我于是把欄桿抓得更緊,絲毫不敢松懈。經過一段時間攀登,終于到達了鉆井平臺作業面位置。居高臨下,放眼望去,曠野平沙,空曠寂寥。“此刻,我們正處在油氣生產的第一現場,高達56米的石油井架之上,而這座井架則矗立在中國最大的沙漠即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的講解人員介紹說。井架也稱作鉆機,它是油田最核心、最引人矚目的“大裝備”,對其進行智能化改造是“智慧油田”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

西北油田經過多年努力,引入了類似“貪吃蛇”鉆井技術。 顧名思義,就是在進行定向井鉆探過程中,采用螺旋導向系統進行鉆進時,會實現類似于游戲中貪吃蛇的鉆具運行軌跡調整,其優勢在于能實時控制井下鉆進方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一趟鉆貫穿“三維”區域內的目標底層,進行長距離作業和精準作業,大大提高了命中油藏的準確率和效率。對西北油田動輒5000米以上、甚至深達8000多米的超深油氣井鉆探來說,鉆機的智能化技術創新無疑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

井控技術的智能化改造是“智慧油田”的關鍵領域之一。井控即井涌控制或壓力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地層壓力,基本上保持井內壓力平衡,既是安全鉆井的關鍵,又是保護油氣層,防止破壞資源、防止環境污染的重要保證。井控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鉆井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與相關管理部門及承包商圍繞完井測試作業中的“技術運行與工作流程”“技術與安全管理”“井控管具管理及優化運行”“信息化建設與維護”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攻關,取得了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其中一些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

在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的實訓教室有一套智能井控系統,該系統完全模擬作業現場,用于仿真實操訓練,可以進行43項井控實操項目,用來培養學員現場井控操作能力、井控管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等。現場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進行了智能井控技術展示,模擬的科目是“起鉆過程中發生溢流的應急處置”。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操作臺上的工作人員迅速啟動操作手柄、按下按鈕,現場隨之響起低沉的轟鳴聲,監視屏上顯示相關閥門設備緊急關閉,應急處置工作順利完成。

實現油井數字化轉型和機器人巡檢

在大漠深處的順北1-6H井的建設創中石化諸多紀錄,是西北油田的一大驕傲。像許多油井一樣,其日常狀態監控、運營維護和應急處置工作無疑是重中之重,那么,他們又是如何做好這些工作的呢?關于這一點,西北油田工作人員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天,順北1-6H井生產參數的異常波動呈現在順北項目部的監控顯示屏上,而與順北項目部相距近1000公里的西北油田分公司總部管理人員也同步通過監控系統發現了這一異常報警,前方與總部立即啟動聯動分析,制定了處置方案,并作出了現場快速響應,很快消除了事故隱患。

決勝千里之外的應急處置有一個必備前提:全天候的數據信息支持。而對西北油田來說,1870口油井分布在廣袤的戈壁荒漠之中,要把相關時時數據準確采集并進行分析研判,無疑是一項艱巨任務。經過多年艱苦奮斗,西北油田全面向數字化轉型的努力結出了碩果。除了實現油井數據采集全覆蓋,還完成了600多口重點井和125座站點的工藝參數自動采集和視頻監控,有19座站庫實現了無人值守,構建了“電子巡井、中心巡護、人機聯動、快速響應”的新型生產運行機制,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數字化、自動化,提高了油田智能化程度。

正因如此,僅14人組成的順北油氣管理部才能運行一個年產40萬噸的大型油氣田。正因如此,在探訪四號聯合站、采油二廠和雅克拉采氣廠的過程中,中央控制室作為運行“中樞”必然是現場講解人員重點介紹的內容,其數據來源、運行方式等都是進行詳細闡釋的對象。

雖然現場數據自動采集和傳輸大大增強了油田的智能化水平,但是現場巡檢仍然是不可代替的方式,只是巡檢者由在戈壁灘上來往奔波的工人,轉變為不怕嚴寒酷暑、不知疲倦的機器人“慧眼”。從2018年初推出以來,該款機器人就開始代替人工巡檢油田變電站,工作效率是后者的21倍。

枕戈待旦守護“智慧油田”安全

無人機在上空盤旋,包括吊車、清障車等在內的數輛工程和特種車輛“一”字排開,身著橙色制服、深藍色制服和紅色制服的威武之師雄赳赳、氣昂昂,整裝待命。這是本報記者一進入在中石化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就看到的陣仗。

根據總體安排,中心現場進行了3個科目的模擬實戰演練。第一個科目是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隨著口令下達,只見數名隊員在同伴的幫助下,快速穿上防化服,戴上呼吸防護面罩,向目標區域挺進。他們相互配合,一方面標識出危險等級區域,另一方面進行現場應急處置……第二個科目是反恐處突。安保隊員帶著警犬,在警用防彈車掩護下,手持狙擊步槍等武器,在茫茫戈壁灘上追擊“爆恐分子”。 隊員們終于發現其蹤跡,通過相互配合突擊,快速完成包圍。第三個科目是滅火消防演練。大功率渦輪滅火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立刻開足馬力啟動,發出類似戰斗機引擎高速運轉的轟鳴聲,隨之噴出的巨型水柱向著火點傾瀉過去。與此同時,“全副武裝”的數名消防隊員肩負水龍步步為營,英勇無畏地向前突擊……

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是該公司在西部地區建立的唯一一支集治安維穩、消防、搶險、氣體防護救助、應急醫療救護“五位一體”的綜合性、專業性應急搶險救援隊伍,自2005年成立以來,已經形成了由“應急指揮系統、應急信息系統、應急保障系統、應急搶險技術支持系統和應急搶險實施系統”構建的應急救援體系,為及時、準確、有效地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這支應急鐵軍是西北油田的守護神。

治安消防中心實際上就是油田應急中心,其本身就是“智慧油田”建設的天然組成部分。油井、采油廠、油氣處理站等相關數據和報警裝置與應急中心相連,一旦發生事故,應急中心可以同步獲得相關信息,作出快速反應。而治安消防中心苦練精兵,枕戈待旦,就是時刻為保障油田安全做好戰斗準備。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04月28日 第08版)

[責任編輯:韓冰曦]
標簽: 油田   安全生產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