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全面深化改革、物流業、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干部基本素養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韓振峰:正確處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關系】
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振峰表示,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應對當前改革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必須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作指導,“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第一,要處理好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關系。第二,要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辯證關系。第三,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辯證關系。第四,要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社會穩定的辯證關系。第五,要處理好健全制度與變革體制的辯證關系。第六,要處理好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的辯證關系。
摘編自《光明日報》
【賀登才:物流業穩中向好我國經濟動力充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認為,物流業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反映出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充足、效率提升、質量改善,為保持經濟繼續平穩運行打下基礎。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我們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實施路徑,推動物流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著力解決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續問題,增強我國物流創新力和競爭力,支撐關聯產業轉型升級,更好滿足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流服務需求。同時,政府部門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也將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環境。總的來看,物流業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反映出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充足、效率提升、質量改善,為保持經濟繼續平穩運行打下基礎。
摘編自《人民日報》
【熊丙奇:規范校外培訓同時也要做好家庭培訓需求治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同時,在規范培訓機構時,還需要針對家庭的培訓需求進行治理。一方面,應該堅定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校多元辦學。另一方面,應該強調學校的育人責任,不能在減負名義之下,盲目推卸學校育人責任,把學生推向校外培訓班。如果學校能推進個性化教育,盡力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那么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才會減少,由此給培訓熱真正降溫,給孩子和家庭減負。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董俊山: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新人】
中央宣傳部學習出版社社長董俊山認為,培養造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崇尚者、踐行者、傳播者。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嚴格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堅持奉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摘編自《學習時報》
【彭瑞林:在項目建設中看領導干部基本素養】
中共湘鄉市委書記彭瑞林指出,堅持項目優先,激勵擔當作為、苦干實干的奮斗精神。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改變面貌的主要手段、錘煉干部的主要平臺。在項目建設中看基本素養。我們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激勵廣大干部在項目一線見高低、比優劣、分勝負,通過項目檢視作風、考驗水平、識別干部。在重大攻堅中拼擔當精神,秉承靠項目改變面貌、靠事業凝聚人心、靠苦干贏得尊重的理念,鍛造了一大批善于改革、勇于爭先、敢于擔當的“獅子型”干部,干成了一大批多年來想干卻沒有干成的事。在服務企業中比工作智慧,堅持用心用情用力做群眾工作、抓企業服務,大力提拔重用實績突出的干部。
摘編自《湖南日報》
(光明網記者 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