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首要是降成本、提效率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和擁有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這是中國由“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標志。然而,世界級制造業集群的誕生是需要土壤的,這土壤就是,制造業本身要基礎雄厚、具有較高的生產率和較低的綜合成本,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制造業的基礎

中國制造業的基礎是否雄厚呢?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經濟增長支撐了中國經濟增長“奇跡”,1990—2010年期間,中國工業GDP平均增長率高達10%以上,這不僅得益于改革開放釋放的要素紅利和增長潛力,也受益于全球化的影響。但是,這些成就主要是從GDP增長角度(“產出”導向)來看的,如果考慮到工業增長背后所付出的能源消耗和環境代價,恐怕亮眼的成就要大打折扣。

將過去30年中國工業增長的效率與服務業增長的效率進行對比后發現,長期被學術界和業界詬病的“中國服務業效率低”在考慮二者所消耗的能源資源和造成的環境破壞程度之后,這個結論其實并不成立 。也就是說,從科學綠色發展觀看,中國工業增長的質量并不高。一份數據能夠說明這個問題,從傳統的衡量框架,僅考慮勞動和資本生產率,中國工業生產率的確比服務業高很多:中國工業的勞動生產率分別是服務業的1.9倍(1998年)和2.6倍(2015年),資本生產率分別是服務業的2.8倍(1998年)和2.1倍(2015年)。如果考慮到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結果是另一番景象:中國工業的能源生產率遠遠低于服務業:1998年中國工業的能源生產率僅為服務業的18%,2012年工業的能源生產率為服務業的36%,二氧化硫排放2012、2015年工業分別是服務業的1.5、2.05倍。

中國工業增長全要素效率不高,主要解決方法之一就是提升作為工業核心的制造業的全要素效率。提升中國制造業全要素效率意味著參與制造業生產過程的所有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能源、清潔技術、管理和創新等綜合經濟要素的生產率亟待提升,因為這關系到中國制造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要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首要是夯實制造業基礎,提升整體制造業全要素效率。

中國制造業整體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綜合要素成本、營商成本和創新成本都相對比較高。在過去十五年中,中國制造業綜合要素成本急速增加,這是事實。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土地成本和資金成本過高,當然還有稅費成本和綜合供應鏈成本。綜合供應鏈成本是指供應鏈上下游環節綜合成本,包括通關、物流、供應商交付和采購商付款賬期過長帶來的額外成本等。其中,中國金融業的壟斷和高利潤率“吞噬”和消耗了制造業本已微薄的利潤。

2017年,中國四大銀行的總利潤9092億元,占中國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的近30%;中國房地產價格的畸形走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實體經濟部門的土地成本(租金),租金和利息等財務成本不斷從制造業部門“吸血”,讓造血功能本就不健全的實體經濟部門不堪重負。雖然中國制造業的營商環境跟改革初期相比已經改善很多,但總體營商環境尤其是中國北方地區(包括東北和華北)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此外,企業創新成本受到創新環境和地區創新文化的綜合影響,只有大幅度降低企業創新的綜合成本,才能使企業更好地專注于主營業務的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降低中國制造業綜合成本

要降低中國制造企業的綜合要素成本、營商成本和創新成本,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一是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城市用地規劃管理體制改革和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制造業總體用地成本;二是加快能源價格和管理體制改革,打破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國有壟斷,增強電力領域競爭;三是深化金融資本市場領域改革,加快引入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建立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提升資金融通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四是鼓勵企業推廣使用清潔生產技術和大力發展能源合同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排放和污染;五是強化政府新型服務平臺理念,構建政府部門政策聯動機制、建立政策一體化落地方案,暢通政府部門對企業發布政策信息的渠道,降低企業經營的“交易成本”;六是加快培育完善的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中介服務組織,減少政府對企業的直接干預;七是整合創新服務平臺或孵化器,打造區域創新網絡,降低企業創新的外部成本;八是提升政府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營商成本。

【本文作者為南開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責編:趙鑫洋 / 賀勝蘭

責任編輯:賀勝蘭
標簽: 集群   制造業   效率   成本   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