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仲夏時節,萬物向榮。201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一個多月前的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深情回顧了中國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深刻總結了40年來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深入分析了和平合作發展潮流滾滾向前的世界大勢,鄭重宣示了新時代開啟中國同世界交融發展新畫卷的堅定信念和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
40年來,中國海歸群體不辱使命,秉持愛國情懷、專業素養與國際視野,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杰出貢獻。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由人民日報社、中國僑聯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聯合主辦的“中國海歸群體與改革開放40年——2018第四屆海歸中國夢年度盛典”隆重召開,為凝聚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創造了思想交流的權威平臺。這一盛典令人激動興奮、豪情滿懷,讓人思念過往、暢想未來,非常有意義,值得祝賀。
一個國家要強盛、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未來總是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從國際情況看,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創新帶來了產業變革和經濟結構調整,推動世界經濟加速發展;從國內情況看,我國低成本的人口紅利已釋放殆盡,高度依賴資源和投資驅動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也難以為繼。我們需要創新發展,我們需要開拓前行。中華民族從不因為困難重重而放棄夢想,也從不因為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路是人走出來的,歷史的發展就是在困難和曲折中前行的。困難和問題什么時候都存在,人類的前行就是在登高爬坡上臺階,每跨過一個溝坎就可以登上一個新的高度,所有的成就都在克服困難中創造。與時俱進、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攀高峰,這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我們從不畏難、從不停步,前進的征途中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走過來了,繼續前行中的溝溝坎坎又怎么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萬眾一心力量大,眾志成城可移山,只要我們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攜手前行,就可以聚集起實現中國夢的大國力量,創造出新的業績和輝煌。
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需要激發精神信仰的神奇偉力。精神信仰指引著奮斗的方向。人有了高尚的精神信仰,就有了抵御誘惑的精神堡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當今世界,以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為目的的全球價值觀已經形成,這就要求我們以大公無私、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寬廣的情懷和責任擔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世界夢,凝心聚力,砥礪前行,這是21世紀的海歸們應具備的精神信仰、價值旨歸和共同使命。
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離不開奮發有為的豪邁激情。奮發有為的豪邁激情引領著海內外中華兒女開拓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飛躍的偉大征程。奮發有為的豪邁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情緒狀態,更是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奮勇前行的巨大動力。中國夢使我們有了前進的方向、追求的目標,從而煥發出強大活力和不竭動力。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就要順應這個時代,積極投身于這個時代民族復興的大潮之中,展現風采、作出歷史的貢獻,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責任擔當、自強自立,努力推動民族復興的宏圖偉業。
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離不開踏實肯干的實踐踐行。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實事求是、少說多做,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實踐性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重要的理論特色。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講實際、重實踐、求實效是貫穿其始終的一條中心線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匯聚各方力量,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實干。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走好新征程,需要鍥而不舍地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去創造新的輝煌。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讓我們堅持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不斷開創新的事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祝愿大家在新時代迎來新氣象、展現新作為、收獲新希望,創造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此文根據作者致辭原文整理)
責編/肖晗題 王克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