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中國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配套政策逐漸成熟,留學歸國人數逐年增加,高層次人才回流趨勢明顯。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累計231.36萬人學成歸國,占改革開放以來全部留學歸國人數的74%。中國正在經歷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歸潮”。
在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當下,海歸群體正日益展現出他們的時代擔當,在祖國提供的廣闊平臺中大有作為。海外留學的經歷賦予了海歸群體開放的國際視野、勇于拼搏探索的個性與思域融通的創新能力;傳統讀書人的家國情懷與近代以來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促使中國海歸群體不斷努力成為堪當大任、能做大事的優秀人才。
越來越多的優秀海歸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和中堅力量,他們在積極推動科教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投身重大科研項目的同時,還帶來了大量高精尖技術、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多樣化的產業選擇,推動了我國經濟、高新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發展。不僅如此,還有越來越多的海歸精英進入各級政府、司法機關和國家企事業單位等,他們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有力促進了國家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在縮短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推動東西方文明融合與交流、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等方面,中國海歸群體正日益彰顯出他們的魄力和能量,密切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亦是海歸群體成長成才的新時代。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為海歸人才歸國創業就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機會;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為海歸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寬松、包容、安全的社會環境,普遍提高了海歸人才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奮斗目標,為海歸報效祖國、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無窮動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近年來,我國把做好留學人員工作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任務,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資助、支持和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的政策,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相互銜接的引才格局,極大地釋放了人才紅利,為留學歸國人員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巨大空間,使海外學子歸國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強烈。以高學歷、高產出為特征的海歸群體逐漸在中國人才引進格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局部突破,全面追趕”局面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在億萬中國人民前行的偉大征程上,廣大留學人員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
作為引領中國發展的生力軍,中國海歸群體擔負著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堅守愛國主義精神、矢志刻苦學習、奮力創新創造、積極促進對外交流,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海歸群體提出的四點期待,也是海歸群體擔負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發展進程逐步加快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內外聯動的橋梁、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變局,中國海歸群體將如何更為有力地推動中國的國際化進程,使之更好地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成為當下的重大課題。
自近代以降的150年來,數代中華兒女陸續踏上了負笈海外、追尋民族夢想的偉大征程,開啟了“索我理想之中華”的奮斗史。從留學救國、留學建國,到探索國家現代化,再到遍布各個領域、推動祖國的國際化發展,一代代優秀留學生群體在中國發展壯大的歷史畫卷中留下了他們耕耘與開拓的足跡,書寫了動人的時代篇章。在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海歸群體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將永不褪色,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堅守將永不改變。在全球競爭更加激烈的未來,廣大海歸群體必將擔負起更為重大的使命,將自己的夢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