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家養老模式推廣受到阻礙、實行效果不理想,是由于沒有“因事為制”。要促進居家養老模式發展,需轉化公眾傳統養老理念,認識傳統模式存在的不足,消除對居家養老的認識誤區。要促進政府、社會、市場三方協同運作,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關鍵詞】居家養老 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老齡化態勢日益明顯的基本國情之下,政府主導、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模式成為現階段的發展潮流。要充分發揮居家養老模式作用,解決養老設施分配不合理、資源浪費等問題,提高居家養老工作效率。但是,現階段傳統養老理念根深蒂固,短時間內轉化公眾養老理念困難重重,且大多數公民對居家養老認識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的誤解,因此,貫徹落實居家養老理念需要“因事為制”。
“因事為制”的居家養老需要發揮社區的依托作用,籌建居家養老相關設施,發揮社會養老服務的作用,對居家養老進行引導、監督,促進養老工作開展,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養老網絡平臺的構建是新時期開展養老工作的必要措施,要發揮網絡平臺和公益廣告宣傳的積極作用,引起公眾對“因事為制”居家養老模式的重視。另外,社區要加大養老工作開展的資金投入,完善養老設施,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貫徹落實新型養老理念,規劃社區養老服務布局,滿足養老服務便利需求,完善“因事為制”服務體系。
豐富養老服務工作內容,滿足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的單一化和低端化,是現階段居家養老較為突出的問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使養老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但現行的養老服務無法滿足養老有效需求。舒心、安心是居家養老服務最基本的目標追求,然而達到這一目標需要解決居家養老模式改革的問題。公眾對“因事為制”的養老服務內涵認識不足,導致工作遭遇阻礙、不能有效開展。目前養老機構推行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推出多元化的養老內容和服務項目,但由于養老設施不到位,許多養老工作不能夠有效展開,仍舊以家政服務為主,提供保潔、看護等最基本的服務工作,與養老機構宣傳的項目嚴重不符,工作內容單一、不豐富,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無法滿足?;诖朔N情況,應以滿足老年群體多元化需求為切入點,優化配置養老資源,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根據社會變化實時對養老服務內容進行改進、調整,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完善“因事為制”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實現養老模式的有效轉型。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群體養老需求潛力巨大,但“未富先老”的基本國情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如何解決難題、抓住機遇,成為國家和社會養老部門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F階段社會老年群體普遍存在養老資產不充足的問題,不能夠滿足自身的養老需求。“銀發貧困狀態”成為社會的常態,貧困老人無法獲得相關的養老服務,居家服務工作缺乏資金支持不能夠有效開展。因此,政府部門應借鑒先進經驗,為社會機構輸入養老保險、養老補貼等服務內容,豐富“因事為制”養老服務內容,擴大居家養老服務影響力。
服務設施不完善、養老場地不充足、養老環境簡陋,延緩了居家養老服務進程。社區服務設施面向群體是社區不同年齡階段的成員,只是提供較為簡單的公眾健身器材,忽視了老年群體的身體條件,不利于老年群體身體恢復,容易因地滑、難度系數高等引發安全問題??祻陀柧毷蔷蛹茵B老服務的核心內容,但大多數社區設施并不具備該功能。因此,政府部門需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資金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合理配置社區休閑健身設施,改善養老居住環境,充分考慮便利、宜居的居住特點,打造具備養老服務功能的社區。
構建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要促進政府、社會、市場三方協同運作
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構建需要政府、社會、市場三方協同運作,缺少任何一環,服務機制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現紕漏。“因事為制”居家養老模式由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市場支持三級構成,然而,不少地方在實施過程中主要依賴社區家政服務展開養老工作,三方并沒有產生合力作用,導致居家養老服務鏈斷裂、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和社會要分別發揮主導、協同的積極作用,形成三方服務鏈,明確職責范圍,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將三方協同運作作為今后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重心。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公眾基本利益,做到不越位、不失位,要明確政府在居家養老服務中的核心位置,做好引導工作,承擔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養老政策出臺和落實、養老設施建設、養老工作評判是養老工作開展的基本核心要務,要平衡集權和分權的關系,引導公眾重新認識“因事為制”居家養老服務,獲得公眾支持,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效率提升。
社會養老服務公益機構是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核心力量。非盈利機構與政府開展養老服務工作理念相符,可以起到良好的服務承接作用,既可直接參與居家養老服務,也可作為居家養老服務績效評估方,促進服務體系改革、更新。社會養老服務公益機構所具備的個別服務項目和內容,是政府機構需要借鑒的,要扶持社會公益機構,減少服務資源浪費,彌補政府部門人員不足,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服務設施配置,向社會養老服務公益機構注入“因事為制”服務理念,促進機構轉型工作開展,完善機構工作內容,擴大服務覆蓋范圍。居家養老服務資源有效整合、分配需要借助社會力量,社會部門作為養老服務開展的“樞紐站”,既需要監督社區機構是否貫徹落實“因事為制”養老服務理念,也需向政府反映落實養老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協同政府提出解決方案,使居家養老服務更加人性化、科學化。居家養老服務市場競爭要遵循市場規律,尋求養老服務最優解,通過公平競爭,充分發掘養老服務市場潛力,滿足老年群體養老需求,開展多元化養老服務項目。當然,市場競爭要建立在為老年群體提供優質、性價比高的養老服務的基礎上,切忌“燒錢”打造奢侈化養老服務,違背我國“未富先老”基本國情,引發養老市場惡性競爭,盲目提高養老服務價格。為此,政府要對養老服務市場進行實時監督,杜絕違背市場規律的行為,營造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市場環境。
為“因事為制”居家養老服務提供高素質專業人才
“因事為制”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多方面工作的綜合與協調,需要考慮基本國情、社會資金、人口老齡化程度等多種因素,具有專業化特點?,F階段我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偏大,雖然工作經驗充足,但對“因事為制”服務理念欠缺理解能力,基本服務工作落實不到位,缺乏專業知識。此外,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薪資待遇差,無法吸引高素質專業人才,且公眾對養老服務人員的地位存在偏見,養老機構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目前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人員隊伍主要由農村務工人員和下崗待業人員組成,缺乏專業理論知識,對先進服務理念認識不到位,無法貫徹落實“因事為制”養老服務工作,只憑借簡單的護理經驗對老年群體提供生活照料??偟膩碚f,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內容片面化、單一化,達不到預期的養老服務效果,養老服務處于尷尬的境地。
社會公益機構雖然可以提供專業化養老服務,但由于工作不定時的特點,無法將高端化養老工作持續開展下去。彌補居家養老服務市場人才短缺的短板,成為政府必須重點關注的內容。其中,提高服務人員工作地位和薪資待遇成為當務之急,要定期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為他們傳授先進服務理念,從而提高“因事為制”居家養老服務質量。
(作者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①李放、樊禹彤、趙光:《農村老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8期。
②丁建定:《居家養老服務:認識誤區、理性原則及完善對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第27期。
③章曉懿、劉幫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為例》,《中國人口科學》,2011年第3期。
責編/楊鵬峰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