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創新涉外仲裁制度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核心提示: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區域治理的國家戰略,對于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有著重要意義。涉外仲裁是當下流行的國際商事、投資糾紛解決機制。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我國涉外仲裁制度不斷創新發展,完善了仲裁司法審查制度,探索了仲裁機構發展契機,創設并完善了自貿區仲裁機構,開拓了國際投資爭端仲裁新領域,健全了仲裁人員培養機制。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區域治理的國家戰略,對于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有著重要意義。涉外仲裁是當下流行的國際商事、投資糾紛解決機制。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我國涉外仲裁制度不斷創新發展,完善了仲裁司法審查制度,探索了仲裁機構發展契機,創設并完善了自貿區仲裁機構,開拓了國際投資爭端仲裁新領域,健全了仲裁人員培養機制。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 涉外仲裁 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DF974 【文獻標識碼】A

自“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國家立法、司法、行政機關對涉外仲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總體要求,地方政府積極響應,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我國涉外仲裁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完善仲裁司法審查制度,探索仲裁機構發展契機

國際仲裁中的司法審查是指內國法院對國際仲裁的支持與協助或監督和控制,具體表現為在仲裁過程中的保全措施、承認和執行裁決、拒絕承認與執行裁決、裁定撤銷或宣布裁決無效或決定重新仲裁等,司法審查主要體現的是內國法院與國際仲裁的關系。為完善我國的仲裁司法監督制度,提升我國仲裁的公信力,自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相繼頒布了《關于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歸口辦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報核問題的有關規定》《關于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關于人民法院辦理仲裁裁決執行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這是我國仲裁司法審查制度的重大革新,對“一帶一路”沿線國進一步了解中國仲裁起到了補充作用。

《關于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歸口辦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應建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的數據信息集中管理平臺,加強對相關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的信息化管理和數據分析;仲裁司法審查報核制度借鑒了涉外仲裁中的報告制度,還將其擴大至非涉外涉港澳臺仲裁司法審查,并將報核制度規范化,增強了司法審查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關于仲裁司法審查的規定則體現了最高人民法院在仲裁司法審查上的立場,如仲裁案件管轄權的認定、仲裁協議準據法的確定、仲裁司法審查裁定的終局性等;仲裁裁決執行規定明確了此前實踐中的模糊之處,增加了案外人申請不予執行制度,明確撤銷與執行程序、不予執行程序的銜接等。

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我國各大仲裁機構紛紛作出改革嘗試。在仲裁機構設置方面,2012年,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委”)設立“香港仲裁中心”;2017年,在西安設立“絲綢之路仲裁中心”。北京仲裁委制定并實施國際化程度更高的新仲裁規則,發起了“一帶一路”仲裁行動計劃,成立了“中非聯合仲裁中心——北京中心及內羅畢中心”。2015年,廣州仲裁委員會出臺了全國首部網絡仲裁規則,并建立了配套的信息化平臺。2017年的12月,深圳國際仲裁院與深圳仲裁委員會進行合并,優化了組織架構和資源配置。

在仲裁機構拓展業務和宣傳中國仲裁方面,對內,貿仲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與最高人民法院共同舉辦中國仲裁高峰論壇,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支持仲裁的司法實踐等議題展開研討,促進業界深入交流;對外,北京仲裁委在歐洲、亞洲各大城市舉辦的“中國商事爭議解決高峰論壇”,在海內外發布《中國商事爭議解決年度觀察》,為各國仲裁專家搭建國際化交流和對話平臺。

創設自貿區仲裁機構,開拓國際投資爭端仲裁

我國目前共設有11個自由貿易區,相應設置的仲裁院、仲裁中心、仲裁庭或咨詢聯絡處共有8個,出臺的自貿區仲裁規則有5個。其中上海和廣東自貿區在仲裁機構建設方面作出了積極嘗試,按照不同的專業領域,為當事人提供個性化爭議解決服務。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設立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仲裁院、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金磚國家爭議解決上海中心、中非聯合仲裁上海中心、產權交易仲裁中心;廣州國際航運仲裁院、貿仲委廣東自貿區仲裁中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廣東自貿區仲裁中心、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珠海國際仲裁院在南粵大地相繼成立。

除在自貿區設立仲裁院之外,我國還支持國際仲裁機構進入自貿區。國務院于2015年上海自貿區擴區時宣布“支持國際知名商事爭議解決機構入駐”,國際商會仲裁院、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等陸續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了分支機構或建立辦事處。在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方面,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12月出臺了《關于為自由貿易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正確認定仲裁協議效力,規范仲裁案件的司法審查”。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和第三大引進外資國,涉外投資項目大幅增加,我國政府在國際投資中面臨的法律風險較高,中國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外國投資者與我國政府間的投資爭端可能增多。

我國政府和中外投資者都需要專業化、國際化、便利化的投資爭端仲裁服務,也需要更加規范化的行為指引,尤其需要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的投資法律環境和爭端解決規則。基于此,2017年9月,貿仲委牽頭制定并公布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國際投資爭端仲裁規則(試行)》,國際投資爭端仲裁規則的出臺,符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際需要,有利于助力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同時,為確保仲裁員的高水準和公正性,還設定了專門解決國際投資爭端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國際投資爭端仲裁員名冊》。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制定,能更好地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也有利于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現和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保駕護航,促進中國實現從全球治理“追隨者”到“參與者”甚至“引領者”的轉變。

健全仲裁人才培養機制

仲裁的好壞取決于仲裁員的好壞,一國仲裁事業的發展既離不開制度的創新,也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為適應“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多法域的特點,向中外當事人提供更加優質的仲裁服務,我國仲裁機構不斷提高仲裁員隊伍的國際化和專業化水平。

一是打造高水平國際化的仲裁員隊伍。根據“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官方網站2017年9月的消息,我國有9位法律專家獲任該國際投資仲裁機構的仲裁員和調解員。我國涉外仲裁機構的仲裁員名冊中外籍仲裁員數量也不斷增加,仲裁員隊伍的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二是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為加強仲裁案件審理的監督工作,貿仲委制定了《貿仲委仲裁員指定程序指引》《辦案監督工作細則》《貿仲委會內仲裁員管理辦法(試行)》等,以加強對仲裁員的規范和管理,落實違規問責機制,保障辦案獨立公正。三是積極開展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貿仲委從2000年開始主辦“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并資助冠亞軍參加Willem C. Vis及Willem C. Vis (East)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提升我國大學生對國際仲裁領域的關注度,培養我國涉外仲裁的新生代力量。

我國仲裁界應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向沿線國推廣我國的仲裁制度,展示我國涉外仲裁制度的新面孔,增強我國在國際商事、投資糾紛解決中的話語權,并將中國經驗、中國智慧運用到國際仲裁的傳播上,促進中國仲裁的國際化進程。

(作者為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賀榮:《論中國司法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國際法研究》,2016年第1期。

責編/陳楠 宋睿宸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谷漩]
標簽: 仲裁   涉外   制度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