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19日訊 歐美同學會東南亞與南亞區域“一帶一路”建設圓桌論壇19日在京舉行。論壇以“凝聚海歸人才智慧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指導,歐美同學會東南亞和南亞分會與察哈爾學會聯合主辦。
論壇開幕式上,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致辭,向現場嘉賓闡述了對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特別是人文交流方面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體會,并講述了歐美同學會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現實意義以及工作設想。
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
王丕君說,“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人文交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夯實亞洲互聯互通的社會根基”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辟更多合作渠道。”王丕君強調,歐美同學會作為人民團體,必須積極擔負起“一帶一路”建設的責任和使命。無論從營造“一帶一路”的國際輿論氛圍出發,還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對于人民團體的有關要求出發,歐美同學會都應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特別是在人文交流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廣大留學人員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可忽視的力量
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字,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改革開放到2017年年底有519.49萬留學人員,回國人員313.2萬人。數百萬的留學人員是遍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唯一高層次人才群,其中在東南亞和南亞的留學人員約10萬人。
王丕君強調,留學人員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人才的規模優勢;二是人才的高層次優勢;三是人才的多領域優勢;四是人才的可持續供給優勢;五是人才的國際化優勢。王丕君說,廣大留學人員和組織不僅要充分認識這些優勢,國內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各個合作體和有識之士也應該有這方面的認知,應當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在“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才庫”、“智囊團”、“生力軍”作用。
發揮留學人員群體的特點擔當好民間交流的大使
王丕君表示,歐美同學會作為聯系海內外留學人員的群眾團體,將建立歐美同學會“一帶一路”研究院,就“一帶一路”中的“五通”“五路”等方面進行研究,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為留學人員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王丕君介紹,“我們爭取通過探索和研究,逐步使‘建言獻策智囊團’落地生根,努力建設具有人民團體特點、發揮自身國內外優勢、能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型智庫。”
“發揮留學人員群體國際化程度高、可持續規模突出的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民間外交活動,擔當好‘一帶一路’建設的‘民間大使’。歐美同學會今年將分別在歐洲舉辦中德科技論壇、‘21世紀中國’論壇,在北美舉辦‘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企業國際合作峰會,在西安舉辦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形成以文化、科技、經貿為核心內涵的國際交流平臺,既為海內外留學人員加強國際交流提供長期性的平臺,也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講述中國各方面故事創造文化、科技、經貿等方面的綜合性機會。”王丕君指出。(作者: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