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黨建”是做好新時代黨建工作的必然選擇,在提高服務質量、激活隊伍活力等方面功效顯著。要以優化網上辦公、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教育培訓以及改進互聯網黨組織管理等方法,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黨建”的有力落地。
【關鍵詞】互聯網 黨建 創新 【中圖分類號】D262.2 【文獻標識碼】A
推進“互聯網+黨建”模式的有力落地,可以有效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有利于將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已經覆蓋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既改變了大眾的認知方式,也為新時代的黨建工作創新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平臺,進一步豐富了黨建工作的手段和方式,為在新時代中實現黨建工作的提質增效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前我們要創新發展思路,將黨建工作融入“互聯網+”陣列,實現網絡與黨建工作的創新組合,推動黨的建設全面升級。
“互聯網+黨建”的多重功效
建立黨建工作的新“窗口”。近幾年來,“互聯網+黨建”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全體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透過互聯網這一“窗口”,進一步充分認識彼此,認識黨建工作在聯系干群關系方面的紐帶作用。“互聯網+黨建”可以使群眾少走幾步路、把需求說詳細,縮短實現利益訴求的周期;可以幫助黨員干部透過互聯網“窗口”多聽、多看、多了解,充分把握群眾的需要,進一步加深對世情、國情與民情的認識,保持思想進步性,延伸踐行群眾路線的渠道,使黨建工作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
激活黨員干部的進步活力。“互聯網+黨建”是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工作方式,將黨建工作從線下逐步轉移到線上,使黨建內容更加豐富,載體更加靈活,對黨員干部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從而突破了傳統黨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黨員干部追求進步、努力實踐的熱情和動力。“互聯網+黨建”放大了黨員干部的工作細節,可以使黨員干部在網絡陣地中充分認識自我、展示隊伍形象、宣傳政策主張,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為黨員干部的工作采風、學習“充電”創造了機會。“互聯網+黨建”模式得到了黨員干部的積極響應,對培養人才、壯大黨組織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進一步擴大黨內民主。“互聯網+黨建”有助于促進黨務工作的公開化,為擴大黨內民主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黨內民主監督可以利用互聯網提高效率,對監督舉報信息進行“加密”,保證黨內監督的充分到位。互聯網投票、在線調研、干部選拔以及民主評議等方式,有利于促進新時代黨建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以及“去人情”化,助力黨的自我革新、自我塑造;有利于激發黨員干部參與民主建設的積極性,提升黨員干部的民主監督意識,增強運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的能力。
有利于建立學習型黨組織。學習互聯網時代的網絡知識,提高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是黨員干部學習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互聯網+黨建”為黨員干部學習會議精神、思想理論、政策方針,掃清知識“盲區”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以隨時隨地的自學提高了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效率。
優化互聯網黨建信息及交流平臺,推進網上辦公,提高服務效率
互聯網無疑是當今社會信息流通最快速、數量最巨大的載體,目前我國各級黨組織已經習慣于利用互聯網第一時間傳遞政策信息,公布黨建動態,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基層黨組織在網站運營和新媒體維護方面不夠到位,網上黨建空間荒蕪,造成互聯網黨建信息平臺的溝通互動功能失效。因此,為保證信息公開與合理共享,要優化互聯網黨建信息及交流平臺,向上要聯通市一級官方網站,向下要聯通各級基層黨組織網頁、自媒體,建立縱橫交錯、緊密關聯的互聯網信息鏈,建設好互聯網互動交流平臺。建立黨員干部微信群以及黨員之家微博賬號,此類公共平臺一方面要為黨員干部之間的溝通提供便利,同時還要面向群眾,使之成為群眾反映情況、提出訴求、監督舉報的有效渠道。要促使黨員干部利用微博與微信等工具,保持與群眾的親密交流,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使互聯網真正成為聯系干群關系的“粘合劑”。
大力推廣網上辦公新模式。第一,引進網絡建設技術,提高黨建網上辦公平臺維護團隊的技術能力,保持網上黨建辦公平臺的與時俱進,隨時隨地接受和回應群眾監督;豐富網上黨建辦公平臺的功能,集信息采集、政策講讀、教育培訓、統計分析、信息公開、民意調查等為一體,建立多功能、高效率、高集成度的網上辦公平臺。第二,增強信息共享,連接各級黨組織的網上通道。以信息共享形成“互聯網+黨建”的服務網格,增強各級黨組織之間、不同類型單位黨組織之間的團結協作,使機關黨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社區黨組織等協同一致,實現黨建信息的自由流動。確保黨建工作24小時在線,以立體式、全角度的網上黨建辦公平臺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加強隊伍建設,滿足網上辦公需求。當前,要促進“互聯網+黨建”的有力落地,必須要以人才建設為前提。努力建設互聯網人才教育的長效機制,培養更多適應和勝任互聯網黨建工作的優秀人才。好的技術和平臺要通過人才來發揮作用,因此,要進一步明確黨建工作的基本職責,促進網上辦公專業隊伍的建設。加快網上黨務工作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提高黨員干部的信息化運用水平。加強對黨員干部的互聯網通識知識教育,使之具備互聯網辦公的基本技術與文化常識儲備,熟悉網絡化的在線互動話語風格,增強黨員干部的信息捕捉和分析處理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網上辦公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利用互聯網改進干部教育及管理工作
“互聯網+黨建”是服務、教育以及管理的完美結合,網上辦公改進了黨組織的服務能力,但網上辦公并不是“互聯網+黨建”的全部,還應該進一步包括黨員干部教育以及組織管理工作創新。
建立內容豐富功能全面的干部教育網絡平臺。“互聯網+黨建”拓展了黨員干部學習和培訓的空間,豐富了教育的資源,使黨員干部可以隨時隨地接受良好的教育。互聯網黨建教育平臺要與各大主流學習型網站、搜索引擎以及權威媒體的理論版加強鏈接,為黨員干部自我學習和提升創造便利的條件。要分門別類設置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學習資料,使包括黨章黨紀、傳統文化、時事政策、法律法規、互聯網技術、公共心理等多種類型的知識融合起來,供黨員干部自由調閱下載,進一步節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經濟和時間成本,提高人員培訓的效率。
利用互聯網加強對黨組織的管理。網上管理平臺建設的原則是實用高效,要對當前黨建工作的全部任務和需求進行充分摸排,科學設計互聯網黨組織管理的基本內容和功能。設置互聯網黨員干部管理、支部管理、組織生活、黨費繳納、黨員發展、干部選舉、考核評價以及組織關系管理、移動終端建設等多種功能,使互聯網黨組織管理能夠充分、高效地促進黨組織的日常運轉。
注重標準化管理與常態化管理的結合。利用互聯網終端,加大對各級黨組織任務完成情況的監督檢驗,要求各級黨組織定期上傳工作資料,采取全程跟蹤的形式,對黨組織的學習教育、社會實踐、基層服務等進行自動記錄,形成日常考核管理與年終綜合考核管理的有機結合,增強考核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使對黨組織的靜態管理逐步向著動態管理、時時管理轉變。與此同時,要堅持用新方法對黨組織進行標準化管理。建立互聯網黨務工作管理的科學機制,包括黨員干部業務考核、黨組織測評、數據統計匯總、信息通報以及存檔等功能,科學設計互聯網黨建評價的指標權重,建立高標準、精細化的互聯網黨組織管理體系,推進“互聯網+黨建”的有力落地,開創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李瀟:《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網絡時代城市基層黨建的重構與轉型》,《求實》,2017年第9期。
②高楊:《黨建“云”建設探析》,《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年第2期。
③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人民日報》,2017年1月7日。
責編/姜成 美編/楊玲玲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