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什么阻礙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核心提示: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面臨著生產效率低、產業鏈條銜接難、資金獲取難、人才勞力缺失等障礙,要通過提高經營規模、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多種途徑促進兩者有機銜接。

【摘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面臨著生產效率低、產業鏈條銜接難、資金獲取難、人才勞力缺失等障礙,要通過提高經營規模、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多種途徑促進兩者有機銜接。

【關鍵詞】小農戶 現代農業 規模經營    【中圖分類號】F325    【文獻標識碼】A

小農戶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單位和重要主體,也是推動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體現了黨中央對小農戶發展的高度重視,對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那么,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面臨哪些障礙,又該如何破解?

規模經營形成難,農業生產效率低

據農業部統計(下同),截至2016年底,我國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下的農戶有近2.6億戶,占農戶總數的97%左右,戶均耕地面積約5畝左右;以土地經營規模50畝為標準,全國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約有350萬個,經營耕地總面積約3.5億畝,平均經營規模100畝左右。由此可見,小農戶仍然是我國農業經營的主體,小農戶在農業生產中能否現代化,直接決定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程度。

通常情況下,小農戶存在農業經營規模小、耕地細碎化嚴重等突出問題,在勞動力、資金等諸多方面難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小規模經營往往導致小農戶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雖然土地流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戶規模經營的問題,但是總體來看推動較為緩慢。到2016年底,全國大約有7000多萬農戶家庭進行了土地流轉。以過去十年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面積年均增速3%來計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下的農戶家庭大約有2.2億戶左右,2030年大約有1.7億戶左右,到2050年大約有1億戶左右。從他們經營的耕地面積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比例來看,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大約分別為80%、70%和50%左右。由此可見,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小農戶仍將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

產業鏈條銜接難,價值增值程度低

如何提升小農戶的競爭能力,實現小農戶和農業產業的有效對接,借助現代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小農戶,這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任務,也是有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課題。當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約為2.2∶1左右,農產品加工率為65%左右,未來到2020年和2025年,我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將實現達到68%和75%的目標,屆時,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將呈現新的局面。然而,由于小農戶的生產經營規模有限,資金、信息、技術等一系列客觀條件使得小農戶難以與現代農業產業鏈相互銜接,雖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夠有效地帶動我國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但是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有效聯結機制不強,小農戶難以全面借助現代農業發展的契機實現農業價值增值。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產品消費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在農產品消費總量逐步上升的同時,農產品的消費結構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趨勢,即初級農產品的消費量在持續下降,而加工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在快速增加,尤其是肉、蛋、奶、水產品等農產品的消費量在持續上升。對于小農戶而言,由于自身在市場信息獲取、農業生產條件、科學技術利用等方面存在諸多限制,難以調整自身的生產結構來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面對綠色有機農產品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以及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和品質需求的不斷提高,有限的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投入要素均制約了當前我國小農戶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大多數小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仍然只能局限于農產品的初級生產。

生產資金獲取難,人才勞力均缺失

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良好的金融支持,若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更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環境對小農戶的現代化生產過程進行資金扶持。但是,當前小農戶和金融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在小農戶方面,往往因為土地經營規模較小、經濟實力較弱、缺乏合格有效的擔保物,難以獲得貸款等金融支持。在金融服務方面,有限的農村金融產品無法適應小農戶農業生產中的多樣化實際需求。另外,農戶在獲取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既需要支付一定的融資費用,又需要支付資金使用費,較高的獲取成本使得小農戶對農村金融服務望而卻步。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對小農戶而言,由于土地經營規模有限,農戶依靠農業生產獲取收入的資源有限,而在外從事非農行業所獲得的收入則相對更高,因此小農戶中的青壯年以及知識和技能水平更高的勞動力往往最先外流,這導致農業經營粗放問題日益嚴重,小農戶家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力邊際產出率下降,甚者出現小農戶棄耕罷種現象,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空心化問題,這與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背道而馳。

農業科技利用難,信息物流配套差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在56%左右,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3%,良種覆蓋率超過96%,現代設施裝備、先進科學技術支撐農業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是,當前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往往只考慮農業大戶的技術訴求,而忽略了廣大小農戶的實際需求,農業技術的供給和需求不符,導致小農戶往往只能采取傳統的技術方式進行農業生產。

雖然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極為迅速,但是對農村而言,只有部分村莊可以建立起電子商務平臺,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相當多的小農戶只能依賴企業、協會等中間商進行市場對接,定價權、訂單權均較小。除此之外,當前我國農村物流體系建設仍然較為落后,雖然部分農村地區的小農戶已經有條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市場對接,但是村莊分散、物流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客觀條件限制了小農戶對信息技術的利用。

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對策

沒有小農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一要妥善處理好小農戶與土地之間的關系。繼續推進“三權分置”,鼓勵小農戶通過土地集中流轉、聯耕聯種等多種方式提高經營規模。二要增強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通過股份合作、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等多種途徑,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還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和組織小農戶通過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相互合作,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三要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通過構建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讓廣大小農戶共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四要提升小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搭建培訓等多種平臺,提升小農戶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五要以信息化帶動小農戶發展。借助互聯網平臺,將分散的小農戶聯合起來,優化農業生產要素配置,實現小農戶與多元市場需求對接,提高小農戶在農業全產業鏈中的參與程度,提升其農產品的價值增值能力。六要完善金融服務,滿足小農戶金融需求。大力發展針對小農戶的金融服務組織,加大開發針對小農戶實際需求的金融服務產品,開展差異化的金融定制服務。此外,政府部門在財政支持等方面也要向小農戶傾斜,激發小農戶農業生產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作者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博士后臧良震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張紅宇:《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農民日報》,2017年11月21日。

②韓長賦:《中國農業發展方式的戰略選擇》,《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日。

責編/楊鵬峰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農戶   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