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17年,黑龍江省進出口總值突破12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7.1%,扭轉了此前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特別是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實現744.2億元,列全國第二位。亮眼的外貿成績單背后,體現著海關積極主動作為、持續深化通關改革的不懈努力。
服務企業零距離
黑龍江地處對俄開放的最前沿,口岸通關是外貿進出口的關鍵節點,也是龍江企業最盼望提高效率的環節之一。為了讓整個通關流程更簡便,打造更便捷、更高效、更順暢的通關環境,哈爾濱海關以“釘釘子”的精神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通關流程去繁就簡。關領導多次到黑龍江重點口岸現場調研,并邀請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大莊園肉業有限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進出口企業相聚海關,開展零距離溝通,為企業創新發展“把脈會診”。在深入了解企業在海關通關環節存在的實際問題后,對于涉及哈爾濱海關職責范圍的事項,海關業務職能部門現場答復,現場解決問題;對于涉及總署事權的事項,及時請示溝通尋求解決途徑;對于涉及其他直屬海關事權的事項,哈爾濱海關第一時間與大連海關溝通協調,按照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要求,共同研討通關模式流程再造,解決了黑龍江大莊園肉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多年來在海運口岸進口肉類儲存時間較長、成本較高的問題。
為了真正方便企業,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走路”,哈爾濱海關主動構建關企合作“新模式”,專門指定業務專家、崗位能手為企業協調員,上門宣傳海關的政策法規,一對一協調解決通關業務疑難問題;積極推進“互聯網+海關”平臺建設,依托“關企合作平臺”,踐行“四零”服務承諾,窗口服務實現線上與線下業務辦理相結合的新工作方式,網上服務大廳和實體服務大廳并行創建,提前介入,極大提高了業務辦理速度。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對“互聯網+海關”平臺的宣傳力度,鼓勵引導企業應用平臺,拓展服務途徑,既解決工作難題又節省企業時間,實現關企合作雙贏。
暢通歐亞大通道
哈爾濱海關高效服務“哈歐”“哈俄”班列和“哈綏符釜”陸海聯運、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常態化運營,支持開通“哈爾濱—明斯克”班列。據介紹,在中歐班列運營過程中,哈爾濱海關營造了最有利于班列運營的營商環境和通關條件,積極協調俄羅斯等國際貨運班列沿線國家海關,推進“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信息互換”,創新和優化班列貨物監管、查驗、換裝運作模式,力求將“哈歐”班列打造成為連接亞歐的黃金通道。與此同時,哈爾濱海關與東北四省區海關、檢驗檢疫局加強配合,對班列的發運、抵達、離境實施全程監管服務。通過建立協調機制,主動與出入境檢驗檢疫、鐵路部門聯系溝通,實施預約通關,準確處置通關過程疑難問題;制定具體監管方案及應急預案,加強與沿途海關溝通協調,建立轉關協作機制,簡化跨關區轉關作業手續;抽調業務骨干成立監管服務工作組,不斷加強紀律作風建設,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為企業提供“客戶式”便捷服務;選擇監管切入點,特事特辦,高效通關,實現海關查驗與貨物裝載同步進行,避免貨物因查驗拆包造成費用增加。
通關流程加速度
哈爾濱海關瞄準壓縮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主攻目標,出實招、出真招、出硬招,打響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通關效率,哈爾濱海關研究制定了《哈爾濱海關壓縮貨物通關時間指導意見》,提出了21條壓縮貨物通關時間的具體措施。海關相關職能部門和全省各通關現場均指定專人負責對稅款繳納、貨物查驗、放行結關等各通關環節開展實時監控,每天形成清單,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處理。進一步梳理簡化業務流程,海關監管、關稅、風險、稽查、緝私等部門組織對各項業務工作進行清理核查,進一步完善制度和監控體系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進一步簡化流程,哈爾濱海關還啟動了“自報自繳”企業納稅新方式。該方式代替了現場海關通過打印稅款繳款書(俗稱“稅單”)觸發稅款實扣的操作,進出口企業選擇以海關稅費電子支付方式繳納稅款的,稅款預扣成功后,海關通關業務系統自動發送稅款實扣通知,稅款扣繳成功且報關單符合放行條件的,系統自動放行。簡而言之,海關打印稅單不再是貨物放行的必備要件,企業繳稅后,符合條件即可自動放行。“自報自繳”改變了原有的“先審核后放行”的作業模式,實現了貨物放行時間提前,海關轉為全流程抽查,進一步縮短了貨物通關時間,降低了企業貿易成本,可以最大程度實現企業繳稅后的全天候、全流程自動化放行。
開展國際大合作
哈爾濱海關繼續發揮對俄海關合作的累積優勢,進一步加強與俄羅斯地方海關局的友好合作,探索對俄海關合作新模式,積累新經驗,推進中俄海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借助“中俄博覽會”這一兩國高層級交流平臺,承辦了中俄蒙海關合作研討會和中俄蒙海關合作工作組第二次會議,以及中俄蒙海關合作新聞采訪等活動。首次邀請了蒙古國海關局參加,建立了中俄蒙海關協調聯絡機制,達成“繼續深化合作、推進通關便利化、支持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鞏固邊境海關合作、加強海關與其他政府部門及商界緊密合作”等5項共識,為中俄蒙海關開展“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打造了新平臺,對深化中俄蒙海關務實合作,推進海關行政管理改革創新,培育開放規范透明區域通關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繁榮發展,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深化與俄遠東海關局定期互訪,充分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對接的有利契機,積極開展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海關局和烏拉爾海關局的互訪交流;中俄邊境海關通關事務救助機制順暢運作,通過與俄遠東海關局關局層面、隸屬海關層面的務實合作,及時解決了中俄東線天然氣工程過境段封閉區中方工程技術人員、設備以及物資在俄方的通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