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網上政務水平的提高之道

核心提示: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政務服務”已成為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因此,政府各部門亟需轉變思維模式,樹立“互聯網+”觀念,增強“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抓好頂層設計,加強資源的整合規劃,實現信息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為其提供法律保障;加強對政府網絡工作人員的培訓,增強其網絡素養。

【摘要】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政務服務”已成為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因此,政府各部門亟需轉變思維模式,樹立“互聯網+”觀念,增強“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抓好頂層設計,加強資源的整合規劃,實現信息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為其提供法律保障;加強對政府網絡工作人員的培訓,增強其網絡素養。

【關鍵詞】“互聯網+”    政務服務   治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即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和組織機構進行深度融合。傳統行業和組織機構依托互聯網的開放性、便捷性、廣泛性等優勢創造出新的發展形態。就政府管理而言,“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提升政府服務水平、轉變政府治理方式、突破政府治理創新瓶頸的有效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均旨在推動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政府網上政務服務面臨的瓶頸

目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國各級政府都在網上政務服務方面展開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從總體上看,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供給與社會和公眾的需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地方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薄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然而,受傳統“官本位”思想的束縛,我國地方政府構建的網上政務平臺,更多的延續了“重管理、輕服務”的傳統治理模式,行政審批手續繁雜、項目繁多、等待過程漫長,服務體系建設不完善,服務信息更新緩慢,服務效率低下,地方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薄弱,使公眾并沒有享受到便捷、貼心的網上政務服務。

地方政府各部門之間缺乏統籌協調。信息共享是“互聯網+”的特點之一,但受傳統治理模式和部門利益的影響,地方政府各部門在提供網上政務服務時,往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采用不同的體系,內容單調重復。各部門相互獨立的數據結構,造成了信息障礙,形成了“信息孤島”和“數字鴻溝”,使信息資源難以整合。部門壁壘的存在,致使地方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各部門之間業務難以協同,信息難以共享,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之間難以聯動。

配套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政府網上政務服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僅涉及政務服務本身,也與法律法規、信息安全、監督考核等問題密切相關。當前,互聯網政務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與電子政務有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這使得互聯網政務平臺缺乏統一規劃,管理混亂,信息安全也存在一定隱患。

地方政府網上政務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薄弱、各部門之間不能統籌協調、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等問題成為互聯網政務健康、有序發展的障礙。那么針對這些問題,政府應對癥下藥,從轉變網上政務工作人員的思維范式、加快信息的開放共享、加強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加強網上政務的培訓和研究等方面,來促使互聯網政務向更加規范、協調的方向發展。

優化政府網上政務水平的對策

樹立“互聯網+”觀念和用戶思維。政府網上政務服務并非互聯網與政務服務的簡單疊加,而是政府治理思維的根本性轉變。抓好網上政務建設,提高網上政務服務水平。首先,需要轉變思維范式,樹立“互聯網+”觀念。“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同傳統產業、組織管理之間的深度融合,傳統產業和組織依托互聯網創造新的發展形態。“互聯網+政務服務”也是這樣,其強調治理模式、施政思路、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轉變,服務方式、業務流程的優化和重塑,而非簡單的“網上辦公”。這就要求相關政府部門緊跟時代潮流、及時調整思路,樹立起正確的“互聯網+”觀念,從根本上求新求變,以互聯網思維塑造當下的政務服務,打造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新常態。其次,政府網上政務服務還必須破除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增強“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服務型政府”,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必須破除“官本位”的舊有思維,按照“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由政府“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從用戶的角度,提升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水平和服務供給能力。

加快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提升協同化治理能力。在新的網絡環境下,促使政府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從全局的角度系統地對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各層次、各要素進行統一的整合規劃,實現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從而構建一個互聯互通、一體化的政務信息共享平臺。二是打破部門間的信息交流壁壘,實現跨地域、跨層級、跨部門的信息開放與共享,將各座“信息孤島”連接起來,實現政務信息的高效流動,全面推進各網上政務平臺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三是建立開發政務服務大數據平臺,促使網上政務服務從“粗放式”向“集約式”發展,從分散低效向高效協同發展。政府各部門只有從全局的高度抓好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的頂層設計,加快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才能以信息的互聯共通,帶動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的優化重塑,提高各級部門間的協同治理能力,最終達到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目的。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從目前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發展現狀來看,無論是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還是砍掉各種“奇葩”證明、重復證明,提高政務服務的水平和效率,都需“破立結合”,既要清除不適合網上政務發展的制度障礙,又要對其中的優勢因素加以法律層面的推廣。除此之外,在信息安全方面也亟需得到立法保護,尤其是身份認證、電子簽名、電子證照、網上申報等的法律保障。信息安全事關國家安全,事關社會穩定,事關廣大群眾的人生安全,保障信息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盡快納入法律法規的范疇。

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研究和培訓。政府工作人員作為網上政務服務的主體,其網絡媒介素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政務服務水平的高低。因此,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網絡技能培訓:一要強化政府網上政務服務人員的信息化意識,使其認識到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重要性,從而將其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二要加強互聯網政務專業人才的引進,提高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專業性。通過對從事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員細致的、系統性的培訓,使全體政府網上政務人員樹立起強烈的“互聯網+”意識,掌握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必要技能,從而提高其服務效率和水平,使他們的服務能切實讓老百姓滿意,這是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重要一環。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對政府網上政務服務的服務體系、業務體系、技術體系等內容的研究,為其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保障。通過對政府互聯網政務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和對互聯網政務的理論研究,為政府網上政務服務工作提供源泉和動力。

“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現階段,政府各部門亟需轉變思維模式,樹立“互聯網+”觀念,增強“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抓好頂層設計,加強資源的整合規劃,實現信息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為其提供法律保障;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對政府網絡工作人員的培訓,增強其網絡素養。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①黃楚新、王丹:《“互聯網+”意味著什么——對“互聯網+”的深層認識》,《新聞與寫作》,2015年第5期。

②王益民:《我國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6年第6期。

③姜秀敏:《我國網上政務公開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6年第6期。

④劉影:《推進政務公開加快網絡政府建設》,《黑河學刊》,2009年第9期。

責編/肖晗題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娜]
標簽: 網上政務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