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12月28日,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主辦的“國家治理高峰論壇信用中國峰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成功召開。以下是國家發改委中國發展網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教授易昌良發言。
第一、當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信用法律法規不健全,二是信用人才和信用理論缺乏,三是信用的服務市場不規范。這是當前我們信用市場所存在的問題。
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市場經濟有兩個主要的因素,一是創新、二是誠信。企業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牽頭43個部委建立部委聯席制度加快全國信用體系步伐,由于每個部委對于社會信用體系標準不一致,推進的時候也遇到很多困難,現在推進的是共治模式,政府監督行業自治企業自律,政府監督主要從哪幾個方面監督呢?一是政府采購、二是PPP、三是招投標、四是招商引資、五是政府的地方債務,通過這幾個方面加強誠信建設。
企業可以依托科技創新來助力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比如騰訊協助43個部委建立了信用中國網。剛剛胡總也介紹了他們企業的科技創新技術,我了解他們企業,目前已經和公安部一所和三所共同合作,完成互聯網+公章行業的治理模式助力中國信用發展,我覺得信用經濟建設以及信用中國建設,跟在座的諸位和每個人都有很大的關系,進入新時代要實現新目標要有新作為,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我們國家治理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