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將我國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完成時,“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在第二階段完成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因此,解決好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現階段,為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共同富裕,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重點考慮:
一方面,必須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發展綠色經濟,倡導綠色消費,建設生態文明,都是當前和今后我國經濟和社會治理中必須堅持的重要理念。各級政府在制定發展戰略和規劃、制定經濟和社會政策時,必須落實好綠色發展的理念,真正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和部署落到工作的實處。
另一方面,要更加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在現階段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積極發揮財政政策作用,強化稅收的收入分配調節職能。較大幅度地增加對中西部落后地區,特別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級貧困縣的轉移支付,顯著增強這些地區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政保障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積極推進個人所得稅制的完善和房地產稅體系的建設,使之更好地發揮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構建現代財政制度,更加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對于更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進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責編:張盈盈 / 趙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