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站在人類發展命運的立場上作出的戰略判斷和總體部署,體現了熾熱的民生情懷。習近平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關于生態文明的論述展現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近日,人民論壇編輯部采訪了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行了討論,現將部分專家精彩觀點系列摘錄如下。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研究部主任黃承梁:生態文明建設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組織領導保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級黨委政府是關鍵。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要以習近平同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武裝頭腦,深學篤用,全面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素養和領導水平,通過示范引領促進黨的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融合。當前,要著力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完善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和環境監管過失責任追究制度,確保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失職追責落地生根。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是加快社會建設。生態危機的根源實際上是社會關系的失調。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社會變革和社會建設進程,與我們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還很不適應。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們尤其需要快速推進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發展成果共享的制度安排;二是建立全面覆蓋的社會福利制度;三是大力推動公眾制度化的理性參與;四是有效地促進企業和企業家承擔環境保護責任;五是全面正確地看待科學技術在發展中的作用;六是不斷完善法治建設;七是引導整個社會樹立科學健康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位置。綠色發展成為了“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核心理念。綠色發展的生態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也是中國走向動力內生、源頭治理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重大創新。
責編/孫垚 谷漩(見習)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