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全基層黨組織建設,要結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拓展領域、增強功能等要求,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提高黨內生機與活力,從而發揮服務群眾、促進發展、凝聚人心的作用。
【關鍵詞】黨內 政治生活 活力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黨的整體情況與建設水平的真實反映,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保證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是當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優良品質的有效體現,有助于我們黨長期保持執政的先進性,從而更好地解決形勢變遷背景之下的黨內突出問題。所以必須從嚴治黨,從源頭上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活力。
增強黨的執政基礎,促發展、聚人心
組織基礎作為掌握國家政權的保障,組織工作是鞏固黨組織的條件。增強組織活力,必須從基礎著手,黨組織由系統結構、組織目標與不同人員構成。統一的組織目標包括黨的奮斗目標、綱領與路線方針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后,就明確指出了發展目標,伴隨發展進程實施調整。基層黨組織作為全黨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落實各項任務、方針的保障。健全基層黨組織建設,結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拓展領域、增強功能等要求,擴充黨組織覆蓋面,提高黨內生機與活力,這樣才能發揮服務群眾、促進發展、凝聚人心的作用。
首先,靈活規劃黨組織。對于快速變化的社會,傳統的單位設置、地域分配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同時新興行業也要求跟進黨組織建設,探索并解決基層組織設置潛在問題,擴充覆蓋面。創新方向是:結合產業、行業與地域特征,靈活規劃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資源優勢,促進黨建工作發展。對于農村,要嚴格依照產業鏈建設要求與原則,適應新型組織與社會化服務要求,對村居聯建、村企聯建、村村聯建進行系統的分析與探索,通過各種專業協會、合作社,促進黨員生產建設與學習發展,適時協調社區與黨內組織。對于城市黨內組織,結合社區黨員實情與城市基層改革要求,借助提高、鞏固、調整、組建等方法,成立專門的社區黨組織。
其次,優化組織運行方案。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必須做好新方式、新內容與新活動的創新工作,明確著力點,不斷擴充黨員參與層面與范圍,以此提高黨員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同時形成議事決策、屬地管理等制度,落實黨組織聯系與交流,讓機關、社區、農村與非公有制黨建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共同部署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達到資源共享、條塊結合、共建共筑的要求。結合黨員民主意識與政治愿景,優化黨員意愿表述機制,讓政務、黨務得到公開,這樣才能形成各種社區、農民廣泛參與的民主機制。在企業與機關管理中,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工作機制,增強黨內領導;落實責任機制,形成良好的責任框架,將黨建納入區域建設和考核目標中,增強分類指導與典型栽培,這樣才能帶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最后,構建全方位工作體系。近年來,全黨主動順應時代發展,結合工作規律,探索并建成了以考評、保障、促進、目標為重點的工作體系。第一,明確目標與責任主體,公開承諾,讓群眾訴求和黨內主張結合在一起,讓每項工作量化成目標,進行目標矩陣管理。第二,形成科學理念與實踐載體,創建民主和諧、開放科學的工作格局。第三,形成基層黨建經費保障與激勵保障機制,從而為黨建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優化民主集中制,實現民主決策要求
民主集中制作為黨內的領導與組織制度,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將民主集中視為組織創新的出發點,通過優化民主集中制,從根本上確保組織科學化與民主化,為提高黨內政治生活活力打下基礎。曲折的歷史證明:何時能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何時就能實現黨內統一,促進事業發展;若民主集中制貫徹不力,就會出現失誤,從而削弱工作進程,甚至發生偏差。只有堅守民主集中制,將它視為組織創新的核心方法與原則,才能不斷推進工作改革與創新。
首先,不斷增強領導干部民主集中制,形成配套制度,優化組織規則。在領導班子、基層組織、干部選拔中,認真落實民主集中、集體領導、會議決定與決策制度。和組織改革相關問題及時提交討論,和全局相關的問題提交委員會受理。干部層不管職位大小,都嚴格遵守組織約定,避免自行其是。
其次,領導干部應真正發揮民主統一的要求,樹立榜樣意識,提高黨內協調與溝通能力。一方面要求領導干部充分做好學習、團結、紀律、實干等多方面的表率,避免軟弱渙散、獨斷專行等情形的發生,盡最大努力在黨內形成民主集中制,在知人善任的情況下協調工作。另一方面要求領導干部在提升民主素養和堅持依法決策上下功夫,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進而形成強有力的民主集中制班子,維護黨的權威。
最后,還需尊重黨員主體功能,優化民主教育體系,從源頭上提高黨內黨員的主體意識。和普通黨員從屬地位相比,黨員干部處在主動位置,具有推動、引領與示范功能,領導干部表率作用發揮得當,就能積極推進黨組織工作;反之,表率作用得不到發揮,就會阻礙黨組織民主工作開展。因此,必須突出民主作風與民主意識培養要求,樹立責任主體與民主意識,讓干部帶頭遵守民主集中制,認真貫徹黨中央民主方針與指示,從而科學處理集中與民主關系,達到民主決策的要求。
增強黨內民主監管和教育培訓,提高政治制度水平
首先,嚴格遵守按需選學理念。干部教育培訓的邏輯點和服務工作是一致的,在現實工作中,干部培訓必須不斷優化培訓要求,結合按需培訓理念,擬定有效的培訓機制,深入社會發展與素質要求,將調研需求視為計劃培訓的重點內容。增強培訓調研,讓培訓更符合黨內任務布置與發展,并且形成動態反饋體系,讓培訓圍繞需求轉。
其次,增強培訓的開放性與實用性。以人為本作為很多工作的核心,這也是干部培訓必須遵守的原則。第一,創新內容,提高培訓過程的實用性。敢于創新,讓培訓內容與政治生活更具活力。突出馬克思主義教學特征,將馬克思主義方法與立場應用到干部行動中;突出黨性黨風教育,尤其是群眾教育,從根本上提高群眾工作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結合差異化、個性化要求,鋪設特設課程,給予多種學習選擇。第二,改變方式,提高培訓效率。干部培訓決定了方式的多元化,所以要綜合使用模擬法、授課法、體驗法,提高培訓效益。
最后,優化改革監察制度及方案。自十八大召開以來,務實廉政逐漸成為群眾教育和實踐活動必須遵循的內容,它要求不斷提高民主生活與政治質量,通過創新,積累經驗,比如說,以上率下、領導帶頭等。黨內民主生活期間,干部帶頭查擺問題,進行批評教育,為基層政治生活發揮帶頭功能。為了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靈活性與民主生活質量,必須始終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結合,增強教育的同時,優化制度,改革監察方案,增強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在黨紀國法面前,始終堅持人人平等的準則,杜絕姑息遷就等情況的發生,明確黨建第一責任與主體責任,確定黨風廉政追究制度。同時,提高民主生活實踐認識,并且生成理論與制度,然后再用于實踐,在黨內干部原則和民主統一的情況下,推進新時期黨內組織工作創新性發展。
(作者為長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鄭亞木:《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大連干部學刊》,2016年第32期。
②黃先耀:《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求是》,2017年第8期。
③云付平:《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困境與出路》,《理論視野》,2016年第12期。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