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國家治理重在黨的全面領導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劉峰:
新時代的國家治理重在黨的全面領導,共產黨的執政是國家治理的核心。同時,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涵和要求,都應緊緊跟隨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而更新。十九大報告關于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論述的亮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轉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必須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二是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具體來說就是,現代治理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現代治理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現代治理必須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是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件標志性的大事,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理論的強大生命力持續展現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鄒東濤:
十九大報告中用“八個明確”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重要內涵。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科學論斷,使我們更加堅信,在新時代,中國不僅將分“兩步走”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構,而且將進一步展現中國特色國家治理思想、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并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化、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治理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張耀軍:
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為全中國人民再次吹響了激昂前進的號角,同時指明了更加明確的發展方向。在滿足人民群眾全方位需求的過程中,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治理體系是其重要的保證。十九大報告對于社會治理的闡述,有四個亮點:
一是目標明確。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改善民生,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這既是黨的奮斗目標,也是社會治理的目標。
二是強調了社會治理的連續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通過社會治理的實施,保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的安全性。
三是強化社區建設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通過加強社會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四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通過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站在新時代的高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 范恒山: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中央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重點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全面形成,標志性重大改革方案出臺實施,一大批關鍵環節改革舉措積極推進,一些久攻不下或淺嘗輒止的改革事項實現了實質性突破,新體制夯基壘石、立柱架梁的任務基本完成。但改革的任務依然繁重。改革越向前深入,要啃的硬骨頭越多、涉及的利益關系越復雜、統籌平衡和綜合協調的要求越高。要順應歷史潮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把握目標、突出重點、優化方法,堅持從國情出發,充分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著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加快構建體系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不竭動力與有效保障。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目的、意義和重要領域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朱紅文:
十九大報告中的社會治理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是關于社會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和創新。報告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根本目的和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和任務以及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進行了系統闡述和前瞻性的構想。報告強調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根本目的和意義,就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報告對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和行動體系,提出了創造性的構想。十九大報告關于社會治理在整體社會進步中重要地位的理論闡述和實踐構想,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整體推進將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
推進和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部地區減貧與發展研究院院長 陸漢文:
十九大報告為“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包括“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等,抓住了推進和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成立領導小組可以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突破改革的深層阻力和利益固化形成的藩籬,保障全面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及貫徹落實。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是厲行法治,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根本。落實司法責任制是防治濫權枉法、以法謀私和推進嚴格公正司法執法的有效途徑。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是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要義。幾項措施環環相扣,勾畫出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清晰路徑和著力重點。
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系教授 傅晨:
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綠色發展是這一理念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所謂綠色發展,就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刻實踐,其高度凝練了中國對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基本指導思想的認識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成果,提出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不僅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加強網絡治理體系建設與科技創新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歐陽日輝: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要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數字經濟時代,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治理能力,必須加強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十九大報告精準地研判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注重從技術和制度兩個方面推動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高屋建瓴地布局了信息網絡領域前沿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確保數字經濟時代的網絡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和國家安全。
走進新時代、開創新業績、鑄就新輝煌
中共老河口市委書記 鄭德安:
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壯麗篇章,以磅礴之氣、恢弘之筆,引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開創新業績、鑄就新輝煌。
時代之新,在于勇往直前、革故鼎新。沒有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就不可能開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篇章。在改革進入深水區的關鍵時刻,面對新時代的呼喚,我們必須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以改革創新精神走進新時代。
業績之新,在于民心為本、生態日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始終堅守的奮斗目標。我們要把民心作為衡量工作業績的重要標尺,著力優化“四大生態”,全面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要著力優化意識堅定、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人民群眾在身邊看到黨、感悟黨、相信黨、跟黨走;著力優化公平公正、寬松包容的發展生態,為“硬發展”提供“軟環境”和“鋼支撐”;著力優化天藍地綠、水凈花香的自然生態,牢記生態承諾,造福子孫后代;著力優化法治優良、和諧穩定的社會生態,讓人民群眾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輝煌之新,在于作風砥礪、綿綿致新。我們要咬定發展目標,用新作風創造新輝煌。要腳踏實地“講認真、強本領、創精品”,堅持不懈“轉作風、提能力、求實效”,堅持精準勤奮,反對平庸的繁忙;堅持攻堅克難,反對蜻蜓點水;堅持持之以恒,反對急功近利。新時代新業績,功成不必在我,輝煌屬于人民。
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中共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書記 高尚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在實踐上,碾子山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旅游立區”發展戰略不動搖,將旅游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借助列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國家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單位的難得機遇,重點打造雅魯河漂流、山地運動休閑、軍事訓練“三大旅游品牌”,加快推進碾子山區AAAA級景區建設,依托“中國山地馬拉松最美賽道”,積極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扎實推進軍事文化主題公園市場化運營,加速建設東北亞最美旅游小鎮。
把“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結合我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有利機遇,大力發展冰雪經濟,重點推進奧悅碾子山國際滑雪場(二期)建設,深入開展中小學生上冰雪活動,加快建設滑雪培訓學校,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大力發展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加速把“冷資源”打造成為“熱經濟”。
奮力踏上新征程 全面決勝奔小康
中共撫順縣委書記 江陽: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凝聚了全黨智慧,指引未來發展,是我們黨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作為縣委書記,要團結和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開創縣鄉發展新局面、譜寫新篇章。
堅決維護核心,扛起責任擔當。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切實承擔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鞏固和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高舉偉大旗幟,全面深入落實。堅決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定不移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發展環保、循環經濟,構建新型工業體系;深化城郊型特色農業發展內涵,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形成牽動農業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打造“全域全季全時”旅游新格局,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擼起袖子加油干,同心共筑中國夢。堅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始終把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著力改善民生、著力深化改革,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以實際行動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縣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磅礴力量。
責編: 李 懿 / 張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