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立家 國家行政學院紀檢監察室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面對“新矛盾”,開創“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理念”的正確指導。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充分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新時代的基本特征、人民群眾基本的愿望和需求的基礎上,在高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一目標的引領下,在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發展方略的指導下,用“十四個堅持”系統的論述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全面地提出了實現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為未來中國社會主義的改革與發展,為解決“新矛盾”、開創“新時代”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價值遵循和實踐指南,是社會主義理論發展史上的重大創新。
“十四個堅持”的提出,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成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新時期中國內政外交,即治國理政和處理對外關系的總方針,為解決未來一個時期內中國面臨的社會“新矛盾”提供了根本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略。概括起來講,我認為這一基于“新矛盾”基礎上的“新思想”,從“平衡”和“充分”發展的角度來看,重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深刻內涵。
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新時代治國理政解決“新矛盾”,實現“平衡”和“充分”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從歷史經驗還是從現實要求來看,黨的領導始終是我們的事業取得勝利的基礎和保證。在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工程的新起點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和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高度統一的,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證黨的長期執政和領導地位,同樣,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也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保持黨的自我凈化、自我提升的能力。
其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治國理政解決“新矛盾”,實現“平衡”和“充分”發展的核心。我們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指“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為國家謀富強”的歷史使命。在新時代,我們必須在堅持新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面對“新矛盾”,充分體現和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推進“五位一體”的平衡發展和協調發展、補齊發展的短板,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維護社會主義的長治久安。
再次,堅持“依法治國”是新時代治國理政解決“新矛盾”,實現“平衡”和“充分”發展的保障。任何“現代性國家”的一個最根本特征就是“法治國家”。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安全、穩定和秩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是根本保障。
最后,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推進大國外交,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目標。構建“人類文明共同體”首次寫入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政治報告,這既標志著在人類文明發展前景“不確定性”增強的狀況下,在世界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倒退、恐怖主義流行、地緣政治競爭激烈、資本主義走向平庸的時代境況下,我們給出了人類文明一個“確定性未來”的中國思考,也標志著新時代中國從“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出發,重構國際關系新格局和實現和平發展的全球治理戰略的成熟,這不僅對我國正確處理國際關系提供了指針,而且為“后資本主義”時代國際關系格局重構和世界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歷史并沒有“終結”。
責任編輯/孫娜 趙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