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武裝全黨

核心提示: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并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新挑戰,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階段性新特征,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深入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帶領廣大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摘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并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新挑戰,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階段性新特征,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深入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帶領廣大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階段性特征  “四個偉大”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2013年12月和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分別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論為主題進行了集體學習。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明確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在“7·26”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明確強調,“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深入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增強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能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它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并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非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標志,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經驗。

在革命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分析了中國革命運動的性質、對象和任務,正確地把握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狀況,充分認識到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高度重視農民、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性。我們黨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最終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分析中國社會的實際和人民的新期待,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三大改造的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又自覺地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的重大問題,并號召全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由于沒有現存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探索充滿艱辛和曲折,但這些探索也為后來的改革開放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冷靜分析國際大勢和國內實際,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第二次結合,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經過近40年的努力,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擺脫了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了被開除地球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精髓,它不但包含了唯物史觀,而且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它不僅為我們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中正確把握社會發展大趨勢提供了世界觀指導和“望遠鏡”,而且為我們分析處理各種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和“顯微鏡”。不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揭示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就難以理解。因此,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為指導,必須要把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放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首位。

深入把握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馬克思曾明確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列寧也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

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少犯錯誤的關鍵,是廣大黨員干部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的關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新挑戰,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階段性新特征,深入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重要意義。

實踐創新永無止境,理論創新也永無止境。實踐創新到哪里,理論創新就需要發展到哪里。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不斷勝利,就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和不斷發展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足國際國內的新變化新挑戰,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就國內來說,就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仍然沒有變,這一實際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另外,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了新的特點。經過近40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國基本國情的內涵不斷發生變化,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面臨的難題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正是基于對國際國內形勢“變”與“不變”的辯證把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我們要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適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

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新挑戰,必須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十分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但深入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而且把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熟練運用于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問題上,黨中央強調了扶貧攻堅的精準性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協調性。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問題上,黨中央明確提出要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問題上,黨中央強調法治和政治的辯證聯系,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和帶頭守法的內在統一性。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上,黨中央強調黨的建設的全面性、系統性,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相互結合、相輔相成,堅持對腐敗的零容忍、防微杜漸,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等等。甚至在全球治理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在深刻把握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發展態勢的高度上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思想。所有這些都體現了黨中央深厚的辯證思維。

總的來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新挑戰,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階段性新特征,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深入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科學把握國際國內形勢,提高堅決執行中央決策部署的自覺性、主動性,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帶領廣大人民凝聚起磅礴的力量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② 《習近平: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新華網,2017年7月27日。

③《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責編/溫祖俊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全黨   馬克思主義   武裝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