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能夠促進沿線地區與周邊國家合作共贏,有助于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實現人民生活富足。當然,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全面協調國內外的積極因素,及時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更好地推動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 沿線地區 社會和諧 【中圖分類號】D822 【文獻標識碼】A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不僅是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而且也必將有利于通過經濟交往的發展和經濟繁榮進一步推動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面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呢?
“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的推動
“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必將對沿線地區政治、經濟、社會帶來影響,特別是在沿線地區社會和諧方面,從外部環境、經濟發展和治理理念等方面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不僅能夠使得沿線地區能夠更好地加強與國外的交流,而且能夠進一步協調沿線地區之間的合作關系,強化沿線地區國內外合作,改善沿線地區的發展空間,進而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有效推進區域一體化建設,有助于形成平等、協商、對話為基礎的發展協調機制,為進一步的社會和諧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一直以來,我國“一帶一路”沿線的一部分地區由于受到自然環境和資源稟賦的制約,長期落后于發達地區,其中的西北地區雖然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引導下,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有所改善,但從總體看還存在很多貧困人口,經濟發展一直是制約地區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則為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有助于解決長期存在的經濟發展問題??梢哉f,隨著國家對沿線地區的逐漸重視,在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都給予了重點支持,使得沿線地區的資源開發、能源運輸、對外貿易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這些因素,結合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無疑進一步帶動和培育沿線地區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消除貧困、生態保護和社會和諧提供了更多的經濟保障,進而為社會和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有利于推動沿線地區的進一步發展。長期以來,由于沿線地區大部分處于經濟不發達的內陸地區,其發展理念相對落后,影響了社會發展。而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沿線地區在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加速的同時,也必將不斷接受到新的發展理念的洗禮,而“一帶一路”倡議中蘊含的公平、和諧、對話、平等等一系列價值理念,也必將進一步形成新的社會主流價值,這就自然有利于沿線地區進一步更新發展理念,更好地整合各種發展資源,有效地促進“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地區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視野下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固然推動了沿線地區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在深入實施過程中,也會受到來自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此外,這一倡議帶來的沿線地區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必然也會誘發一些新的社會矛盾,成為沿線地區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對外交往首先面對的主要是一些中亞國家,這些國家多為內陸國家,氣候環境和自然條件更加惡劣,國家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各國國情也各不相同,因而也就使得沿線地區在對外交往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到沿線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生活方面,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干擾因素,為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成為社會和諧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將得到長足發展,特別是在承接東部工業轉移的背景下,沿線地區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必然進一步加速,而與之俱來的則必然是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獲得有效的解決,就勢必誘發新的社會矛盾,在影響城市化和工業化建設穩步推進的同時,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帶一路”倡議視野下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的基本策略
“一帶一路”倡議既為沿線地區帶來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發展契機,同時也為沿線地區社會和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面對各種挑戰,沿線地區必須長期堅持合作、平等、對話、共贏發展的策略,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溝通,為沿線地區社會和諧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同時繼續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地區的經濟帶動作用,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要優化發展布局以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諧發展環境。沿線地區首先要把握機遇,著力從發展大局出發,從優化地緣政治格局和經濟合作等不同的層面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諧發展環境。一方面,要不斷加強“一帶一路”倡議的宣傳工作,通過文化交流、國際會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原則和價值利益,讓更多國家了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意義和建設成果,力爭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主動積極參與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強地區間的安全合作,應充分借鑒國際反恐經驗,加強中國與中亞各國之間的安全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為實現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要繼續加強經濟建設,為社會和諧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社會的發展最終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因而在建設好發展環境的同時,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沿線地區必須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做文章,在解決好城市化、工業化問題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政策優勢,著力于實現優勢資源的整合,大力提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能力,在著力實現經濟轉型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對外貿易產業,充分利用政策、資源、資金和技術優勢,提升工農業產品的附加值,依托地緣優勢重點建設生產中亞各國稀缺產品,搶占中亞市場,促進雙邊貿易和國際合作。與此同時,針對西部地區仍然存在一些貧困落后地區的現狀,要積極落實中央精準扶貧工作精神,切實解決沿線地區貧困地區優先發展的問題,爭取實現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為社會和諧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要強化協調發展以有效促進整體社會和諧。“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地區跨度較大,而且情況各異,因而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沿線地區不僅要進一步優化政府職能,不斷提升沿線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進一步加強沿線地區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建設、制度建設、法制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和社會治理方式;而且,沿線地區之間,也必須強化合作,形成長期穩定的協調機制,充分調動各個地區、各族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的積極性,確保沿線地區整體和諧、共同發展。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對于沿線地區的社會和諧發展有著極其復雜的作用,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給沿線地區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沿線地區必須更好地從協調國際環境、國內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全面協調各個地區的發展,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既更好地推動沿線地區的社會和諧發展,也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
(作者為西南醫科大學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張軍:《“一帶一路”:治理沿線地區社會和諧的機遇、挑戰及應對》,《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
②赫劍梅、馬忠才:《沿線地區社會分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對社會和諧的影響》,《前沿》,2016年第5期。
責編/賈娜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