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理響中國 > 正文

中國思想如何與西方平等對話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不但要能解決中國問題,還應對當代世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這是彰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和優勢的題中應有之義。如何把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傳播到國際社會?如何增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海外網(m.haiwainet.cn)約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金兼斌教授撰文回答了相關問題。

-------------------------------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為誰著書立說是一個根本性、原則性問題。習總書記一年前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世界上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總會深深地打上研究者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的烙印。

中國人民正在經歷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探索。面對大時代的變革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首先要有現實關懷和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從哪里來?學貫中西的歷史社會學家黃宗智先生結合自己的人生和學術經歷,認為學者的問題意識與其說來自于其學術或理論修養,不如說來自己的感情,即對國家的現實關懷,是一個“把自己置于歷史情境中,認同于人民和國家的歷程”。他認為感情的驅動,區別于純粹的思考,更強有力、更可能成為個人長期學術和理論探索的激勵。這種“為生民立命”的情懷,為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先賢所共有。聞一多先生說,詩人最大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其實從原驅力而言,對自己祖國和人民的愛,對全人類命運的關切,同樣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思想創新的不竭源泉。有了正確的問題意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才談得上主體性和原創性,學者們才有可能做出大學問、真學問。

聞一多:詩人最大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

原創性和真學問是問題的一體兩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之路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本質上是一個摸索和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論,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理應發揮重要的實踐指導作用,這也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和使命之所在。理論和研究絕不僅僅是“為往圣繼絕學”,或為現成的學說和政治主張背書作注,它必須有“為萬世開太平”的氣度,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習近平總書記說,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是隨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定要解放思想。陳寅恪先生所倡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百花齊放”的前提和保證。

如何發展中國理論?同樣學貫中西的傳播學者李金銓先生認為,應該從自己“最具原創性、最重要的問題出發,看它的內在理路和內在邏輯,慢慢地在抽象階梯上不斷上升,以至于接通整個大文獻,使得特殊的地方經驗上升為普遍意義和全球視野”,這樣,學者“既可以保持自己的主體性,不隨便套用某種西方理論,霸道地竊取地方經驗以求引證;而且又避免文化孤立與封閉,反對中西黑白截然兩分,最后的目標是要爭取平等對話”。換言之,發展中國理論,既要有原創性和主體性之自覺,也要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

人類社會發展已經不可逆轉地來到了全球化時代,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國際舞臺上所闡述的中國“全球觀”。從這個意義上,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不僅是中國發展更好為世界所理解和接受的需要,也是中國經驗理論化本身對人類思想文化寶庫作出應有貢獻的一份責任。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及其理論和模式,將極大地豐富和啟發世界各國人民更加堅定地探索符合自身條件和特點的發展道路,為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發展模式百家齊放局面的形成作出我們的貢獻,從實踐和理論上反證西方單一民主體制勝利而“歷史終結”說的片面和短視。

1月,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講話,被外媒評價為世界經濟貢獻的“中國智慧”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如何傳播中國思想?關鍵還是要爭取進行真正的平等對話。歷史告訴我們,理論話語權常常和其所依附的生產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霸權緊密關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為依附其上的上層建筑的正當性和影響力提供了天然的背書。中國在當今世界舞臺的再度崛起,無論是發展模式上的實踐還是發展理論上的創新,對于不少西方國家及其學者不啻是一種新的范式革命。在這種情勢下,我們既不能自說自話,一味與西方理論與經驗分庭抗禮;也要消除妄自菲薄心態,認為中國模式和理論只是一種不具推廣價值的在地經驗。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們要有效傳播中國思想,關鍵還是要“知人”,了解世界上不同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發展關切和社會、文化、心理乃至思維方式習慣,采用豐富多彩而不是僵化生硬的方式進行思想和文化產品的傳播,把思想文化的傳播放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這一大思維框架下來加以規劃和設計。

歷史上,好萊塢影視曾經在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傳播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當今世界日益移動互聯的時代,如何利用當今的信息傳播環境和人們的內容消費習慣,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需要我們的創新和智慧。面向國際社會進行中國特色的思想文化傳播,我們同樣要遵循開放、包容的心態,少設禁區,解放思想,這是文化自信的題中之義。

[責任編輯:王馳]
標簽: 中國思想   平等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