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發現●各界普遍認同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通過反腐工作的開展,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得到提升、干群關系得到改善、群眾利益得到了更好的維護。
●公眾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堅強領導核心在反腐敗斗爭中的智慧膽識氣魄、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與支持,是反腐敗壓倒性態勢能夠形成的關鍵因素。
●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形成,帶來社會風氣更加清朗、改革發展阻力降低、黨風政風為之一新等系列深層次變化。
●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以實際行動、實際成果,擲地有聲地回擊了“反腐影響經濟發展”“反腐只是一陣風”“反腐會影響干部干事創業動力”等批評和質疑之聲。
●如何消除部分干部“干得越多,問題就越多”的現實顧慮,以及以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更好地推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是今后反腐工作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調查說明 調查時間:2017年2月22日-2月28日。
調查方式:互聯網、微信公眾平臺推送電子問卷,紙質問卷調查。
樣本構成:從受訪者構成來看,黨員占24.09%,非黨員占75.91%;從受訪者日常居住地來看,18.23%居住在直轄市,33.96%居住在省會城市,26.19%居住在地級市,13.51%居住在區縣(包括縣級市),8.11%居住在鄉鎮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嚴治黨、鐵腕反腐,圍繞構建不敢腐懲戒機制,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圍繞構建不能腐的防范機制,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圍繞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構筑理想信念堤壩。經過全黨4年多的努力,黨的各級組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意識明顯增強,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得到堅決落實,使得黨的紀律建設全面加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
在當前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總結反腐敗斗爭成績,分析反腐敗斗爭經驗,探索持續高壓反腐背后的政治勇氣、政治智慧和政治擔當,對繼續推進反腐倡廉有重大意義。2017年2月22日-2月28日,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實施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實現程度如何?您怎么看?”大型公眾調查,期間共面向31省、區、市發放10237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098份,有效回收率98.6%。在開展調查過程中,還圍繞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為何會形成、反腐敗斗爭還有哪些“硬骨頭”需要“啃”等系列問題對數百位專家學者、地方干部進行深入訪談。主要發現有。
“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成為各界共識,通過反腐工作的開展,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得到提升、干群關系得到改善、群眾利益得到更好的維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新的形勢任務,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正風肅紀,反腐懲貪,將反腐敗斗爭推向常態化、長效化。本次調查中,有68.80%的受訪者表示,綜觀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工作,通過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讓人“不敢腐” 的目標初步實現了;72.03%的受訪者認同通過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70.98%的受訪者認為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構筑理想信念堤壩,“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標也必將逐步實現。綜合這幾個方面的調查結果,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實際上是當前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
有干部專家表示,反腐工作的有效推進,帶來的是政治生態和干群關系的改善,是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提升以及對黨和國家信心的增強,這也為本次調查所證明。從受訪者選擇結果來看,有72.97%的受訪者表示,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的開展,凈化了黨內政治生態,提升了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有71.38%的受訪者表示,這一過程中,干群關系得到了改善,民眾信心得到了提振;72.33%的受訪者表示,反腐工作的開展,使得群眾利益得到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顯著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堅強領導核心在反腐敗斗爭中的智慧膽識氣魄,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與支持,是反腐敗壓倒性態勢能夠形成的關鍵因素
問及“四年多的時間,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之所以能夠形成,哪些因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調查發現,“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堅強領導核心的智慧膽識氣魄” 為75.17%的受訪者所選擇,在所有選項中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與支持”,有63.93%的受訪者選擇了該選項。此外,“中國共產黨自我凈化、自我革命的優良品格”(56.15%)、“全黨上下團結一心”(50.43%)也被超過半數受訪者選擇。
訪談中,很多受訪干部專家表示,十八大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千頭萬緒的各個領域工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黨心民心軍心,以非凡的智慧、過人的膽識、無畏的氣魄,始終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始終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制度反腐與巡視反腐相結合,正風肅紀,反貪懲惡,為形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發揮了核心作用,提供了領導保障。此前也有相關學術機構通過開展調查發現,很多公眾都認同,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彰顯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凝聚了黨心民心,厚植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查發現,對于這一問題,還分別有44.91%的受訪者選擇了“腐敗分子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黨員干部是好的”,33.10%的受訪者選擇了“懲治和遏制腐敗工作充滿韌勁,抓鐵有痕”。有干部專家指出,腐敗分子始終只是極少數,改變不了黨的主流,影響不了黨的整體形象。把黨內的腐敗分子揪出來,將其斑斑劣跡曝光于天下、警示全黨,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引起人民群眾的議論和震驚,但并沒有抹黑黨的形象,反而更加顯示出黨的自我凈化能力。還有干部專家指出,抓作風、反腐敗,必須始終保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狀態。這既是一個思想問題,也是一個方法問題。表現在改進作風和反腐倡廉工作上,就要求不能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更不能抓抓停停、一陣風,而是要建立長效機制,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唯此才能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形成,帶來社會風氣更加清朗、改革發展阻力降低、黨風政風為之一新等系列深層次變化
本次調查中,問及受訪者“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形成,帶來了哪些深層次的變化”,“社會風氣更加清朗,社會環境更加和諧”(65.70%)、“黨組織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62.19%)、“降低了改革阻力,推動了轉型發展”(61.33%)三個選項,在眾多選項中排在前三位。另外,分別有59.06%的受訪者選擇了“人民群眾對黨組織更加信任、更加認同”,56.43%的受訪者選擇了“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改善”。除此之外,還有34.94%的受訪者選擇了“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國際認同”。
有觀點認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黨心民意,對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出重拳、下猛藥,嚴肅查處了一大批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的腐敗問題,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堅定立場、堅強決心,重塑了黨的形象,重振了黨的威望,贏得了黨內外、國內外的“滿堂彩”。
有專家就相關問題表示,隨著反腐工作的持續開展,中國的政風社風正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公職人員的“底線”意識明顯增強,公私的“界河”逐步明晰,領導干部開始注意8小時以外的社會交往,領導干部交往圈和朋友圈不斷凈化;黨風政風帶動民風明顯好轉,陳規陋習開始改變,群眾的“人情費”支出持續下降,干部群眾吃喝松綁,宴席規模在“瘦身”,餐桌剩菜在減少,高檔酒店換“平民牌”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
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以實際行動、實際成果,擲地有聲地回擊了“反腐影響經濟發展”“反腐只是一陣風”“反腐會影響干部干事創業動力”等錯誤論斷和質疑之聲
近幾年來,伴隨著中國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反腐敗覆蓋面的逐步鋪開,一些雜音噪音、質疑聲音也不時涌現。比如,“反腐會引起腐敗分子的反撲,會危及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發展根基”;“反腐是權力斗爭,派系爭斗”;“反腐敗就是‘刮風’‘搞運動’”;等等。有受訪干部專家指出,這些批評和質疑之聲,不時地在網絡上出現,曾一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部分公眾的思考和判斷。調查發現,反腐工作的常態化開展,以及一系列成效的取得,對這些批評和質疑之聲進行了有力的回擊。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將“反腐影響經濟發展”“反腐影響干部干事創業內在動力”“反腐只是一陣風”“反腐是選擇性反腐、權利斗爭”“反腐與民生福祉關系不大”“反腐會失掉一部分干部,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紀律、規矩管得太嚴,‘官不聊生’”等網絡上時常出現的七個論調全部設置為獨立的選項,在此基礎上,請受訪者結合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的開展及取得的系列成效,對這些質疑和擔心進行評價。調查發現,均有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其是站不住腳的。
有干部專家表示,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訪美期間的首次公開演講中少有地談及反腐敗,指出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大力查處腐敗案件,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就是要順應人民要求,這其中沒有什么權力斗爭,沒有什么“紙牌屋”。四年多來,“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大虎小虎一起打”“對自身開刀”就是對“權力斗爭”論最好的回擊。與此同時,四年多的反腐實踐表明,反腐敗促進了市場公平競爭和資源合理配置,營造服務高效、風清氣正的投資營商環境,不僅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反而促進了經濟增長。高消費萎縮戳破的只是“腐敗經濟”營造的虛假繁榮,是糾風反腐下經濟回歸正常的表現。也只有堅決反腐,我國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環境的公正公平才有保障。
如何消除部分干部“干得越多,問題就越多”的現實顧慮,以及以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更好地推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是今后反腐敗工作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很多干部專家指出,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當此之時,更要乘勢而上,鞏固壓倒性態勢,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那么,究竟該如何鞏固已經取得的成就?反腐敗工作下一步的著力點有哪些?為此,我們設置了如下問題:“繼續加強反腐敗工作,您認為還有哪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請受訪者進行選擇。結果顯示,“消除部分干部‘干得越多,問題就越多’的現實顧慮,激發更強干事動力”為74.42%的受訪者所選擇,在眾多選項中排在了第一位;其后依次為:“以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更好推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72.32%);“以制度化法治化的強大力量,讓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形成不可逆轉的常態”(66.14%)。有受訪干部專家指出,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一切工作還應服務于改革發展的全局,今后,如何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布局下推進反腐工作的科學、常態開展,以此來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為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各項任務的有序推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應成為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此外,針對這一問題,還有42.42%的受訪者選擇了“更好以黨風改善促進社會風氣改善”,39.67%的受訪者選擇了“暢通上下互動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從這一角度而言,今后如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群眾監督舉報機制,在與群眾的溝通和互動中,更好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以及如何通過更好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健全黨風與民風的傳遞機制,以此促進優良黨風對民風進一步改善的積極作用,也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兩個問題。
責編/孫娜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