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方亂象”的制度根源
英國“脫歐”余震未了,美國“總統大選”后遺癥又開始顯現……凡此種種,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諸如此類的亂象是個別的、偶然發生的?抑或西方政治常態?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事件是單一的,歷史現象是相似的,歷史規律是永恒的。如果我們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這個“顯微鏡”透視之,則不難發現,“西方亂象”的本質,是資本主義在既自我調節、自我修復,又不可逆轉地逐步走向衰落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特征,是資本主義固有社會矛盾的深層悖論、資本主義現代性模式的深度危機、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繭自縛的集中表現,其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西方亂象”之禍根。在馬克思主義視野中,“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業革命的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資本主義的革命,人類理性的光輝、近代工業的文明,超越了農業文明,創造了經濟財富,建立了民主政治,改變了社會面貌,推動了世界現代化進程。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不科學、不合理性日益暴露。雖然資本主義在人類社會演進中,至少已經有近500年的歷史,在治國理政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毋庸諱言,輪流執政、三權鼎立、私有化、自由化和軍隊國家化等國家治理體制和治理模式所導致的諸多社會后果卻相當明顯。西方選舉制度往往不是能力導向,而是作秀導向,往往“勝選”而不“勝任”;西方政黨利益往往凌駕國家利益,“民主陷阱”阻礙國家治理;西方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或非理性的民意裹挾、綁架社會公益,使國家治理寸步難行。
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西方亂象”之禍源。在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數百年來,縱然資本主義經濟、科技、軍事等在現代世界仍占有優勢,但其社會主要矛盾的性質并沒有發生改變。以人性自私論、私有制永恒論、市場萬能論和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以及反公有制、反社會主義、反政府干預的新自由主義,不過是當代資本主義世界最典型、最標志、最得意的發展理論、發展道路、發展策略。就其本質而言,不過是資本主義世界固有社會矛盾的理論表現,是試圖擺脫馬克思早年關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前景”偉大預言的歷史悲歌。歷史和現實證明,西方新自由主義不僅沒有挽現代資本主義狂瀾于既倒,反而使幾乎所有“克隆”新自由主義模式國家的人們大都從希望走向失望,從失望走向絕望。縱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采取拋售股票、銷毀商品、政府干預、以鄰為壑、轉嫁危機等方式規避矛盾,但“資本邏輯”這一“達摩克利特之劍”的怪影陰魂不散。很簡單,經濟上的新自由主義與政治上的三權分立相結合,導致“西方亂象”叢生,且擺脫無望。
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制度是“西方亂象”之禍魂。在馬克思主義視野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資本主義的文化(制度)不管花樣如何翻新,其本質上卻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直接理論根據。一方面,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經濟理性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盛行;另一方面,所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思維模式中,通過互聯網向世界各國,特別是向社會主義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不斷推廣和滲透。然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現代化模式,特別是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諸多弊端已經暴露:經濟危機頻發、貧富差距拉大、政治腐敗蔓延、種族歧視加深、決策效率低下、國際影響力式微等。
顯而易見,無論西方現代性模式的嚴重弊端,還是國家治理政治智慧的嚴重缺失,其根源在于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不合理、不科學,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對抗性。正如恩格斯所說:“賦予新的生產方式以資本主義性質的這一矛盾,已經包含著現代的一切沖突的萌芽。新的生產方式越是在一切有決定意義的生產部門和一切在經濟上起決定作用的國家里占統治地位,并從而把個體生產排擠到無足輕重的殘余地位,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鮮明地表現出來”。這個矛盾是資本主義的“絕癥”,這一根本無法治愈的“絕癥”,決定了“西方亂象”必然此起彼伏,難以克服。
與“西方亂象”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離“兩個一百年”目標越來越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這場偉大的社會變革和實踐創新催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無比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發展前途,而且給處于低潮中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指明了新方向,充分證明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的模式是多個而不是一個,更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田鵬穎,作者單位: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